“何時到峽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何時到峽州”全詩
亂難生有別,聚集病應瘳。
颯颯開啼眼,朝朝上水樓。
老身須付托,白骨更何憂。
分類: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得舍弟觀書自中都已達江陵,今茲暮春月末…情見乎詞》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你已經到達了江陵府,何時可以到達峽州。
亂難時期有不同的遭遇,聚集在一起的疾病應該能康復。
清晨醒來開啟雙眼,每天都看著江水和樓閣。
年老的身體需要靠別人照料,白骨歸于大地也無所畏懼。
詩意及賞析:
這首詩描寫了詩人身處亂世的困境和自己的朋友的境況,表達了對人生的思考和對生與死的理解。
詩的前兩句描述了詩人到達江陵府并渴望到達峽州的心情。這是詩人在亂世中行走的困境,不得不暫時停留在江陵府,但他仍然希望盡快到達目的地。
接下來的兩句表達了不同的遭遇和疾病的康復。亂世之中,人們都面臨著不同的困難和挑戰,但只有集體的力量和團結才能克服困難,病痛也能得到痊愈。
后兩句則表現了對生死的思考。詩人描述自己清晨醒來開啟雙眼,每天看著江水和樓閣,暗示著活著的希望和對美好生活的渴望。然而,年老的他還需要依靠別人的照料,而自己的白骨最終也會歸于大地。這里反映了對生與死最終歸一的理解,詩人對死亡的態度漸漸從恐懼轉變為坦然。整首詩以簡潔凝練的語言描繪了亂世的苦難和對生死的思考,展現了杜甫獨特的人生觀和情感世界。
“何時到峽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é shè dì guān shū zì zhōng dōu yǐ dá jiāng líng, jīn zī mù chūn yuè mò qíng jiàn hū cí
得舍弟觀書自中都已達江陵,今茲暮春月末…情見乎詞
ěr dào jiāng líng fǔ, hé shí dào xiá zhōu.
爾到江陵府,何時到峽州。
luàn nán shēng yǒu bié, jù jí bìng yīng chōu.
亂難生有別,聚集病應瘳。
sà sà kāi tí yǎn, zhāo zhāo shàng shuǐ lóu.
颯颯開啼眼,朝朝上水樓。
lǎo shēn xū fù tuō, bái gǔ gèng hé yōu.
老身須付托,白骨更何憂。
“何時到峽州”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