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時見桑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時時見桑樹”全詩
昔為大河南,今為大河北。
垂云陰萬里,平原望不極。
百草盡枯死,黃花自秋色。
時時見桑樹,青青雜阡陌。
路上無人行,煙火渺蕭瑟。
車轍分縱橫,過者臨岐泣。
積潦流交衢,霜蹄破叢棘。
江南寒未深,銅爐獸花赤。
為知行路人,鐵冷衣裳濕。
分類:
作者簡介(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文山,浮休道人。漢族,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縣)人,南宋末大臣,文學家,民族英雄。寶祐四年(1256年)進士,官到右丞相兼樞密史。被派往元軍的軍營中談判,被扣留。后脫險經高郵嵇莊到泰縣塘灣,由南通南歸,堅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敗被張弘范俘虜,在獄中堅持斗爭三年多,后在柴市從容就義。著有《過零丁洋》、《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后錄》、《正氣歌》等作品。
《新濟州》文天祥 翻譯、賞析和詩意
《新濟州》是宋代文天祥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借問新濟州,徐鄆兄弟國。
我問借新濟州,是徐、鄆兩兄弟的國家。
昔為大河南,今為大河北。
過去是大河的南岸,如今成了大河的北岸。
垂云陰萬里,平原望不極。
濃云低垂遮蔽了萬里,平原的邊界望不到盡頭。
百草盡枯死,黃花自秋色。
百草都枯死了,黃花自然呈現秋天的顏色。
時時見桑樹,青青雜阡陌。
時常看到桑樹,青青的顏色點綴在街道兩旁。
路上無人行,煙火渺蕭瑟。
路上沒有人行走,煙火稀疏而凄涼。
車轍分縱橫,過者臨岐泣。
車轍縱橫交錯,經過的人在岐路上流淚。
積潦流交衢,霜蹄破叢棘。
積水流淌在交叉的街道上,霜凍的馬蹄踩破叢生的荊棘。
江南寒未深,銅爐獸花赤。
江南的寒冷還未深入,銅爐中的火焰照亮了花朵。
為知行路人,鐵冷衣裳濕。
為了明白行路的人,鐵冷的衣裳濕透了。
這首詩詞描繪了新濟州的景象,以及人們在其中的艱辛和苦楚。詩中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表達了作者對時代變遷和人生滄桑的思考。詩中的景物描寫凄涼而寂寥,反映了戰亂和動蕩時期的社會現實。同時,詩中也透露出對家國的思念和對人民疾苦的關懷。整首詩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時代的深刻觸動和對人性的思考,展現了文天祥獨特的才華和情感。
“時時見桑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n jì zhōu
新濟州
jiè wèn xīn jì zhōu, xú yùn xiōng dì guó.
借問新濟州,徐鄆兄弟國。
xī wèi dà hé nán, jīn wèi dà hé běi.
昔為大河南,今為大河北。
chuí yún yīn wàn lǐ, píng yuán wàng bù jí.
垂云陰萬里,平原望不極。
bǎi cǎo jǐn kū sǐ, huáng huā zì qiū sè.
百草盡枯死,黃花自秋色。
shí shí jiàn sāng shù, qīng qīng zá qiān mò.
時時見桑樹,青青雜阡陌。
lù shàng wú rén xíng, yān huǒ miǎo xiāo sè.
路上無人行,煙火渺蕭瑟。
chē zhé fēn zòng héng, guò zhě lín qí qì.
車轍分縱橫,過者臨岐泣。
jī lǎo liú jiāo qú, shuāng tí pò cóng jí.
積潦流交衢,霜蹄破叢棘。
jiāng nán hán wèi shēn, tóng lú shòu huā chì.
江南寒未深,銅爐獸花赤。
wèi zhī xíng lù rén, tiě lěng yī shang shī.
為知行路人,鐵冷衣裳濕。
“時時見桑樹”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仄韻) 去聲七遇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