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無春夢到端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已無春夢到端闈”全詩
賸有晚愁歸別浦,已無春夢到端闈。
去年尚憶桃紅處,好景重逢橘綠時。
珍重山人招隱意,猿啼鶴嘯白云飛。
分類:
作者簡介(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文山,浮休道人。漢族,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縣)人,南宋末大臣,文學家,民族英雄。寶祐四年(1256年)進士,官到右丞相兼樞密史。被派往元軍的軍營中談判,被扣留。后脫險經高郵嵇莊到泰縣塘灣,由南通南歸,堅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敗被張弘范俘虜,在獄中堅持斗爭三年多,后在柴市從容就義。著有《過零丁洋》、《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后錄》、《正氣歌》等作品。
《贈黃終晦》文天祥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黃終晦》是宋代文天祥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在釣魚船上聽吹笛,
在煨芋爐頭看下棋。
剩下晚愁歸別浦,
已經沒有春夢到端闈。
去年仍記桃花盛開之處,
美景再次出現橘樹綠時。
珍重山人招隱意,
猿啼鶴嘯白云飛。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船上釣魚時,聆聽笛聲,坐在爐頭旁觀棋的情景。詩人表達了對離別之地的晚愁,以及已經不再有春夢到達宮闈的感嘆。他回憶起去年桃花盛開的美景,期待再次欣賞到橘樹綠時的美景。最后,他珍重山中隱士,希望能夠聽到猿猴的啼叫和鶴鳴,看到白云飄飛。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作者的心境和景物,展現了對自然和美景的向往。通過對離別之地的懷念和對美景的期待,詩人表達了對人生變遷的感慨和對自然的熱愛。詩中的山人隱士形象,象征了自由自在的生活態度和追求內心寧靜的愿望。整首詩詞以自然景物和情感交融的方式,展示了文天祥獨特的藝術風格和對人生的思考。
“已無春夢到端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huáng zhōng huì
贈黃終晦
diào yú chuán shàng tīng chuī dí, wēi yù lú tóu kàn xià qí.
釣魚船上聽吹笛,煨芋爐頭看下棋。
shèng yǒu wǎn chóu guī bié pǔ, yǐ wú chūn mèng dào duān wéi.
賸有晚愁歸別浦,已無春夢到端闈。
qù nián shàng yì táo hóng chù, hǎo jǐng chóng féng jú lǜ shí.
去年尚憶桃紅處,好景重逢橘綠時。
zhēn chóng shān rén zhāo yǐn yì, yuán tí hè xiào bái yún fēi.
珍重山人招隱意,猿啼鶴嘯白云飛。
“已無春夢到端闈”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