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豎子溷人漫不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豎子溷人漫不省”全詩
一片心如千片碎,十分須有二分存。
沙邊黃鵠長回首,江上杜鵑空斷魂。
豎子溷人漫不省,紅纓白馬意軒軒。
分類:
作者簡介(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文山,浮休道人。漢族,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縣)人,南宋末大臣,文學家,民族英雄。寶祐四年(1256年)進士,官到右丞相兼樞密史。被派往元軍的軍營中談判,被扣留。后脫險經高郵嵇莊到泰縣塘灣,由南通南歸,堅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敗被張弘范俘虜,在獄中堅持斗爭三年多,后在柴市從容就義。著有《過零丁洋》、《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后錄》、《正氣歌》等作品。
《自嘆》文天祥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自嘆》是宋代文天祥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綠槐云影弄黃昏,
月照牢愁半掩門。
一片心如千片碎,
十分須有二分存。
沙邊黃鵠長回首,
江上杜鵑空斷魂。
豎子溷人漫不省,
紅纓白馬意軒軒。
中文譯文:
綠槐樹的云影嬉戲在黃昏中,
月光透過半掩的門照亮牢籠般的憂愁。
我的心碎成千片,
只有二分之一的存留。
黃鵠在沙灘上長久地回首,
江水上的杜鵑鳥空空地斷了魂。
那些自以為是的人們卻毫不省悟,
紅纓白馬意味著高傲自大。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內心的苦悶和無奈之情。綠槐樹下的云影和月光,以及半掩的門,都映襯出作者黃昏時的憂愁和困頓。他的心碎成千片,只有一部分存留下來,暗示著他內心的痛苦和掙扎。
詩中的黃鵠和杜鵑鳥都是象征,黃鵠回首和杜鵑鳥的斷魂,表達了作者對過去的回憶和對未來的失望。豎子和溷人則代表那些自以為是、渾渾噩噩的人們,他們對自己的行為和處境沒有任何省悟。
最后一句描述了紅纓白馬,象征著高傲自大的形象。這句話暗示了作者對那些自以為是的人們的不屑和無奈。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景物和運用象征手法,表達了作者內心的痛苦和對社會現實的反思。它展示了文天祥對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對社會現象的批判,同時也反映了他對自己處境的無奈和苦悶。
“豎子溷人漫不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ì tàn
自嘆
lǜ huái yún yǐng nòng huáng hūn, yuè zhào láo chóu bàn yǎn mén.
綠槐云影弄黃昏,月照牢愁半掩門。
yī piàn xīn rú qiān piàn suì, shí fēn xū yǒu èr fēn cún.
一片心如千片碎,十分須有二分存。
shā biān huáng gǔ zhǎng huí shǒu, jiāng shàng dù juān kōng duàn hún.
沙邊黃鵠長回首,江上杜鵑空斷魂。
shù zǐ hùn rén màn bù xǐng, hóng yīng bái mǎ yì xuān xuān.
豎子溷人漫不省,紅纓白馬意軒軒。
“豎子溷人漫不省”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三梗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