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石發清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山石發清暉”全詩
山石發清暉,草木得馀澗。
泉源皆寶氣,樵牧駭潛蜃。
仙翁獨危坐,華池養水性。
神澤溫而栗,骨峭老益勁。
苔磯枕泓碧,時有魚出聽。
糜瓊飯潺湲,沖淡意無朕。
分類:
作者簡介(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文山,浮休道人。漢族,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縣)人,南宋末大臣,文學家,民族英雄。寶祐四年(1256年)進士,官到右丞相兼樞密史。被派往元軍的軍營中談判,被扣留。后脫險經高郵嵇莊到泰縣塘灣,由南通南歸,堅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敗被張弘范俘虜,在獄中堅持斗爭三年多,后在柴市從容就義。著有《過零丁洋》、《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后錄》、《正氣歌》等作品。
《題延真羅道士玉澗》文天祥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延真羅道士玉澗》是宋代文天祥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雙雙夾方流,知有至妙蘊。
山石發清暉,草木得馀澗。
泉源皆寶氣,樵牧駭潛蜃。
仙翁獨危坐,華池養水性。
神澤溫而栗,骨峭老益勁。
苔磯枕泓碧,時有魚出聽。
糜瓊飯潺湲,沖淡意無朕。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山谷中的景色,以及其中蘊含的神秘和美麗。詩人通過描寫山石、草木、泉水等自然元素,表達了對自然的贊美和敬畏之情。詩中還出現了仙翁、華池等神話傳說中的元素,增添了神秘感和仙境般的氛圍。整首詩詞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展現了自然與人文的和諧共生。
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色為主題,通過描繪山谷中的山石、草木、泉水等元素,展現了自然的美麗和神秘。詩人運用形象生動的語言,使讀者仿佛置身于山谷之中,感受到清新的空氣和寧靜的氛圍。詩中的仙翁和華池等元素,增添了神秘感和仙境般的氛圍,使整首詩詞更具詩意和想象力。
詩詞中的意象豐富多樣,如“山石發清暉”表達了山石散發出的明亮光芒,給人以清新的感覺;“草木得馀澗”則描繪了草木在澗水的滋潤下茂盛生長的景象。詩中還出現了泉水、仙翁、華池等元素,使整首詩詞充滿了神秘和仙境的色彩。
通過這首詩詞,讀者可以感受到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敬畏之情,以及對神秘和美麗的追求。整首詩詞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展現了自然與人文的和諧共生,給人以寧靜和舒適的感受。
“山石發清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yán zhēn luó dào shì yù jiàn
題延真羅道士玉澗
shuāng shuāng jiā fāng liú, zhī yǒu zhì miào yùn.
雙雙夾方流,知有至妙蘊。
shān shí fā qīng huī, cǎo mù dé yú jiàn.
山石發清暉,草木得馀澗。
quán yuán jiē bǎo qì, qiáo mù hài qián shèn.
泉源皆寶氣,樵牧駭潛蜃。
xiān wēng dú wēi zuò, huá chí yǎng shuǐ xìng.
仙翁獨危坐,華池養水性。
shén zé wēn ér lì, gǔ qiào lǎo yì jìn.
神澤溫而栗,骨峭老益勁。
tái jī zhěn hóng bì, shí yǒu yú chū tīng.
苔磯枕泓碧,時有魚出聽。
mí qióng fàn chán yuán, chōng dàn yì wú zhèn.
糜瓊飯潺湲,沖淡意無朕。
“山石發清暉”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