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磨面向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達磨面向壁”全詩
達磨面向壁,盧仝□塌沙。
燈前心欲碎,鏡里鬢空華。
何日看明月,沈沈斗柄斜。
分類:
作者簡介(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文山,浮休道人。漢族,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縣)人,南宋末大臣,文學家,民族英雄。寶祐四年(1256年)進士,官到右丞相兼樞密史。被派往元軍的軍營中談判,被扣留。后脫險經高郵嵇莊到泰縣塘灣,由南通南歸,堅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敗被張弘范俘虜,在獄中堅持斗爭三年多,后在柴市從容就義。著有《過零丁洋》、《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后錄》、《正氣歌》等作品。
《病目二首》文天祥 翻譯、賞析和詩意
《病目二首》是宋代文天祥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病目二首
向來巖下電,無故眩生花。
達磨面向壁,盧仝□塌沙。
燈前心欲碎,鏡里鬢空華。
何日看明月,沈沈斗柄斜。
譯文:
長久以來,眼睛下方閃電般地閃爍,無緣無故地眩暈生花。
像達摩面對著墻壁,盧仝□塌在沙上。
燈前,心情如碎,鏡中,鬢發空添華。
何時才能看到明亮的月光,沉沉地斜掛在斗柄上。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文天祥身患病目的痛苦和無奈之情。他形容自己的眼睛閃爍不定,眩暈生花,就像閃電一樣。他將自己比作達摩面對著墻壁,盧仝□塌在沙上,表達了他的病痛使他感到無助和困頓。在燈前,他的心情如碎,鏡中的鬢發已經開始變白,空添華,暗示了他的病情加重和歲月的流逝。他渴望能夠再次看到明亮的月光,但月亮卻沉沉地斜掛在斗柄上,似乎遙不可及。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在病痛中的痛苦和無奈。通過描繪眼睛閃爍、眩暈生花的景象,以及達摩面對墻壁、盧仝□塌沙的形象,詩人將自己的病痛形象化,使讀者能夠感同身受。詩中的燈前心欲碎、鏡里鬢空華的描寫,更加深了讀者對作者身體和精神的痛苦的體驗。最后,詩人表達了對明亮月光的渴望,但月亮卻沉沉地斜掛在斗柄上,給人一種遙不可及的感覺,進一步強調了作者的無奈和困頓。整首詩詞通過病痛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無奈和對美好事物的渴望,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達磨面向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ìng mù èr shǒu
病目二首
xiàng lái yán xià diàn, wú gù xuàn shēng huā.
向來巖下電,無故眩生花。
dá mó miàn xiàng bì, lú tóng tā shā.
達磨面向壁,盧仝□塌沙。
dēng qián xīn yù suì, jìng lǐ bìn kōng huá.
燈前心欲碎,鏡里鬢空華。
hé rì kàn míng yuè, shěn shěn dǒu bǐng xié.
何日看明月,沈沈斗柄斜。
“達磨面向壁”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二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