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年此道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三十三年此道中”全詩
悠遠直參天地化,升平奚羨帝王功。
但堅圣志持常久,須使生民見泰通。
第一臚傳新渥重,報恩惟有厲清忠。
分類:
作者簡介(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文山,浮休道人。漢族,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縣)人,南宋末大臣,文學家,民族英雄。寶祐四年(1256年)進士,官到右丞相兼樞密史。被派往元軍的軍營中談判,被扣留。后脫險經高郵嵇莊到泰縣塘灣,由南通南歸,堅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敗被張弘范俘虜,在獄中堅持斗爭三年多,后在柴市從容就義。著有《過零丁洋》、《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后錄》、《正氣歌》等作品。
《集英殿賜進士及第恭謝詩》文天祥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集英殿賜進士及第恭謝詩》是宋代文天祥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皇天子親自乘龍,三十三年走過這條路。
悠遠直通天地之間,升平之功何其可羨。
只要堅定圣志長久,必使百姓見到太平盛世。
第一臚傳新的恩澤,報答只有嚴明忠誠。
詩意:
這首詩詞是文天祥在被皇帝賜予進士及第后,表達對皇帝的感激之情和對國家興盛的期望。他以皇帝乘龍自己親自前來賜予進士及第為開頭,表達了對皇帝的敬仰和感恩之情。接著,他提到了自己歷經三十三年的艱辛,但仍然堅持不懈地追求升平之功。他相信只要堅定圣志,百姓就能夠享受到太平盛世的福祉。最后,他表示要將這份新的恩澤傳達給百姓,以報答皇帝的恩德,這種報答只有通過嚴明忠誠才能實現。
賞析:
這首詩詞展現了文天祥對皇帝和國家的忠誠和熱愛。他通過描繪皇帝乘龍親自賜予進士及第的場景,表達了對皇帝的崇敬和感激之情。他強調了自己歷經多年的努力和堅持,以及對國家興盛的渴望。他相信只要堅定圣志,就能夠實現國家的太平盛世,讓百姓過上幸福安康的生活。最后,他表示要通過嚴明忠誠來回報皇帝的恩德,展現了他對國家和皇帝的忠誠和奉獻精神。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展現了他對國家和皇帝的忠誠和熱愛。同時,通過對進士及第的贊美和對太平盛世的期望,也體現了他對社會和人民的關懷和期許。整首詩詞既表達了作者的個人情感,又融入了對國家和社會的關注,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思想深度。
“三十三年此道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í yīng diàn cì jìn shì jí dì gōng xiè shī
集英殿賜進士及第恭謝詩
yú huáng tiān zǐ zì chéng lóng, sān shí sān nián cǐ dào zhōng.
于皇天子自乘龍,三十三年此道中。
yōu yuǎn zhí cān tiān dì huà, shēng píng xī xiàn dì wáng gōng.
悠遠直參天地化,升平奚羨帝王功。
dàn jiān shèng zhì chí cháng jiǔ, xū shǐ shēng mín jiàn tài tōng.
但堅圣志持常久,須使生民見泰通。
dì yī lú chuán xīn wò zhòng, bào ēn wéi yǒu lì qīng zhōng.
第一臚傳新渥重,報恩惟有厲清忠。
“三十三年此道中”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