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繭荒山轉愁疾”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足繭荒山轉愁疾”全詩
漢家山東二百州,青是烽煙白人骨。
入門依舊四壁空,一斛舊水藏蛟龍。
年過半百不稱意,此曲哀怨何時終。
分類:
作者簡介(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文山,浮休道人。漢族,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縣)人,南宋末大臣,文學家,民族英雄。寶祐四年(1256年)進士,官到右丞相兼樞密史。被派往元軍的軍營中談判,被扣留。后脫險經高郵嵇莊到泰縣塘灣,由南通南歸,堅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敗被張弘范俘虜,在獄中堅持斗爭三年多,后在柴市從容就義。著有《過零丁洋》、《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后錄》、《正氣歌》等作品。
《十八拍》文天祥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十八拍》是宋代文天祥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事殊興極憂思集,
足繭荒山轉愁疾。
漢家山東二百州,
青是烽煙白人骨。
入門依舊四壁空,
一斛舊水藏蛟龍。
年過半百不稱意,
此曲哀怨何時終。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文天祥內心的憂思和痛苦。他感嘆時局動蕩,自己身處困境,心情沉重。他提到了漢家山東二百州,指的是中國東部地區,這里曾經發生過戰亂,烽煙四起,無數人喪生。詩中還描繪了作者回到家中,卻發現四壁空蕩,一斛舊水中隱藏著蛟龍,暗喻著家國的衰敗和內外的困境。最后,作者表達了自己年過半百卻不如意的心情,希望這首悲怨的曲調能夠結束。
賞析:
《十八拍》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時局和個人命運的憂慮和痛苦。通過描繪戰亂的景象和家中的凄涼,詩中透露出作者對國家和個人命運的擔憂。詩中的"足繭荒山"和"藏蛟龍"等形象的運用,增加了詩詞的藝術感和意境。整首詩詞以悲怨的情緒貫穿始終,表達了作者對時代和個人命運的無奈和憂傷。這首詩詞既是文天祥個人情感的抒發,也是對當時社會現實的反映,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思想深度。
“足繭荒山轉愁疾”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í bā pāi
十八拍
shì shū xìng jí yōu sī jí, zú jiǎn huāng shān zhuǎn chóu jí.
事殊興極憂思集,足繭荒山轉愁疾。
hàn jiā shān dōng èr bǎi zhōu, qīng shì fēng yān bái rén gǔ.
漢家山東二百州,青是烽煙白人骨。
rù mén yī jiù sì bì kōng, yī hú jiù shuǐ cáng jiāo lóng.
入門依舊四壁空,一斛舊水藏蛟龍。
nián guò bàn bǎi bù chēng yì, cǐ qū āi yuàn hé shí zhōng.
年過半百不稱意,此曲哀怨何時終。
“足繭荒山轉愁疾”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四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