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镵斸仙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長镵斸仙苓”全詩
談道誰我知,對弈者其侶。
狂吟發悲調,谷鳴相律呂。
扊扅豈不怨,寧售大夫股。
長镵斸仙苓,獲薪為吾煮。
分類:
作者簡介(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文山,浮休道人。漢族,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縣)人,南宋末大臣,文學家,民族英雄。寶祐四年(1256年)進士,官到右丞相兼樞密史。被派往元軍的軍營中談判,被扣留。后脫險經高郵嵇莊到泰縣塘灣,由南通南歸,堅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敗被張弘范俘虜,在獄中堅持斗爭三年多,后在柴市從容就義。著有《過零丁洋》、《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后錄》、《正氣歌》等作品。
《題王聲甫松坡樵苦唱后》文天祥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王聲甫松坡樵苦唱后》是宋代文天祥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倚柯睨蒼髯,
短簑挾風雨。
談道誰我知,
對弈者其侶。
狂吟發悲調,
谷鳴相律呂。
扊扅豈不怨,
寧售大夫股。
長镵斸仙苓,
獲薪為吾煮。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樵夫在山林中唱歌的情景。樵夫倚著柯木,凝視著蒼髯(指山林中的老樹),身上穿著短簑(一種短斗篷),他挾風雨而行。他獨自談論著道理,但誰能真正理解他的心思呢?他的伴侶是對弈者,也就是象棋棋手。他狂吟著悲傷的調子,仿佛山谷中的鳥兒在和他合奏。他的辛苦勞作并不被人所怨恨,寧愿出售他的勞動成果,也不愿成為富人的奴隸。他用長柄斧砍下仙苓(指山中的草藥),然后用薪柴煮水,這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樵夫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自由、獨立和追求真理的向往。樵夫身處山林之中,與大自然緊密相連,他挾風雨而行,展現了他對自然力量的駕馭和適應能力。他獨自談論道理,表達了對知識和智慧的追求,但又感到孤獨,因為很少有人能真正理解他的思想。他的伴侶是對弈者,象征著智慧和策略,也暗示了他在生活中的對抗和挑戰。
詩中的悲調和山谷中鳥兒的和鳴,表達了樵夫內心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感慨。他的勞作并不被人所怨恨,這體現了他對自己勞動成果的自豪和尊嚴,他寧愿保持自由,不愿成為富人的奴隸。最后,他用自己的勞動成果滿足自己的需求,展現了自給自足和自立的精神。
整首詩詞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樵夫的形象和內心世界,表達了作者對自由、獨立和追求真理的思考和追求。這首詩詞通過山林、樵夫和象征物的形象,展現了作者對人生意義和價值的思考,具有深刻的哲理和情感內涵。
“長镵斸仙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wáng shēng fǔ sōng pō qiáo kǔ chàng hòu
題王聲甫松坡樵苦唱后
yǐ kē nì cāng rán, duǎn suō xié fēng yǔ.
倚柯睨蒼髯,短簑挾風雨。
tán dào shuí wǒ zhī, duì yì zhě qí lǚ.
談道誰我知,對弈者其侶。
kuáng yín fā bēi diào, gǔ míng xiāng lǜ lǚ.
狂吟發悲調,谷鳴相律呂。
yǎn yí qǐ bù yuàn, níng shòu dài fū gǔ.
扊扅豈不怨,寧售大夫股。
zhǎng chán zhǔ xiān líng, huò xīn wèi wú zhǔ.
長镵斸仙苓,獲薪為吾煮。
“長镵斸仙苓”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九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