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見如陵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驚見如陵陽”全詩
去之四五年,一化為七八。
今年客衡湘,黑髭已多黃。
眾黃忽一白,驚見如陵陽。
白發已為常,白髭何足怪。
歲月不可歇。
雪霜日長大。
世人競染淄,厭之固足嗤。
誰服蘆菔湯,避老亦奚為。
少老如春秋,造物以為儔。
吾方樂吾天,樂天故不憂。
分類:
作者簡介(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文山,浮休道人。漢族,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縣)人,南宋末大臣,文學家,民族英雄。寶祐四年(1256年)進士,官到右丞相兼樞密史。被派往元軍的軍營中談判,被扣留。后脫險經高郵嵇莊到泰縣塘灣,由南通南歸,堅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敗被張弘范俘虜,在獄中堅持斗爭三年多,后在柴市從容就義。著有《過零丁洋》、《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后錄》、《正氣歌》等作品。
《白髭行》文天祥 翻譯、賞析和詩意
《白髭行》是宋代文天祥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憶昔守宣時,白上一根發。
回憶起當年守衛宣州的時候,我頭上只有一根白發。
去之四五年,一化為七八。
過去四五年間,這一根白發變成了七八根。
今年客衡湘,黑髭已多黃。
今年我作客于衡州和湘州,黑髭已經變得多了些黃色。
眾黃忽一白,驚見如陵陽。
眾多黃發中突然冒出一根白發,讓我感到驚訝,就像看到了陵陽山一樣。
白發已為常,白髭何足怪。
白發已經成為常態,白髭又有什么好奇怪的呢?
歲月不可歇,雪霜日長大。
歲月不會停止流逝,白發和皺紋日益增長。
世人競染淄,厭之固足嗤。
世人都在追求染發,對于白發感到厭惡,但我對此不以為然。
誰服蘆菔湯,避老亦奚為。
有人服用蘆菔湯來避免衰老,但這又有何意義呢?
少老如春秋,造物以為儔。
少年時期和老年時期都是自然的存在,上天造物使之相輔相成。
吾方樂吾天,樂天故不憂。
我快樂地過自己的生活,因為我樂觀向上,所以不會擔憂。
這首詩詞通過描述自己的白發和白髭,表達了對歲月流逝和衰老的思考。作者認為白發和白髭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現象,不應該被人們所厭惡和擔憂。他以樂觀的態度面對生活,享受自己的天命。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展示了他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驚見如陵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ái zī xíng
白髭行
yì xī shǒu xuān shí, bái shàng yī gēn fā.
憶昔守宣時,白上一根發。
qù zhī sì wǔ nián, yī huā wèi qī bā.
去之四五年,一化為七八。
jīn nián kè héng xiāng, hēi zī yǐ duō huáng.
今年客衡湘,黑髭已多黃。
zhòng huáng hū yī bái, jīng jiàn rú líng yáng.
眾黃忽一白,驚見如陵陽。
bái fà yǐ wèi cháng, bái zī hé zú guài.
白發已為常,白髭何足怪。
suì yuè bù kě xiē.
歲月不可歇。
xuě shuāng rì zhǎng dà.
雪霜日長大。
shì rén jìng rǎn zī, yàn zhī gù zú chī.
世人競染淄,厭之固足嗤。
shuí fú lú fú tāng, bì lǎo yì xī wèi.
誰服蘆菔湯,避老亦奚為。
shǎo lǎo rú chūn qiū, zào wù yǐ wéi chóu.
少老如春秋,造物以為儔。
wú fāng lè wú tiān, lè tiān gù bù yōu.
吾方樂吾天,樂天故不憂。
“驚見如陵陽”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仄韻) 上聲二十六寢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