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樣連營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樣連營火”全詩
城古都招水,山高易得風。
鼓聲殘雨后,塔影暮林中。
一樣連營火,山同河不同。
分類:
作者簡介(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文山,浮休道人。漢族,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縣)人,南宋末大臣,文學家,民族英雄。寶祐四年(1256年)進士,官到右丞相兼樞密史。被派往元軍的軍營中談判,被扣留。后脫險經高郵嵇莊到泰縣塘灣,由南通南歸,堅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敗被張弘范俘虜,在獄中堅持斗爭三年多,后在柴市從容就義。著有《過零丁洋》、《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后錄》、《正氣歌》等作品。
《出廣州第一宿》文天祥 翻譯、賞析和詩意
《出廣州第一宿》是宋代文天祥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越王臺下路,搔首嘆萍蹤。
城古都招水,山高易得風。
鼓聲殘雨后,塔影暮林中。
一樣連營火,山同河不同。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文天祥離開廣州時的心情和所見所感。他站在越王臺下,回首過去的經歷,感嘆自己的流離失所。廣州是一個古老的城市,四周環繞著水,而周圍的山巒高聳,風很容易吹拂而來。在雨后,鼓聲回蕩在空中,塔影隱約出現在暮色中的樹林里。篝火在山谷中燃燒,山和河雖然不同,但火光卻是一樣的。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作者離開廣州的感慨和對自然環境的觀察。越王臺是廣州的一處名勝,作者站在這里,回首過去的經歷,感嘆自己的流離失所之感。城市周圍的水和高聳的山巒,為廣州增添了獨特的風景。雨后的鼓聲和暮色中的塔影,給人一種幽靜而神秘的感覺。最后,作者通過比較山和河的不同,卻指出火光的相似,表達了對自然界的獨特感悟。
整首詩詞以景物描寫為主,通過細膩的語言和意象,展現了作者對離別和自然的感慨。這首詩詞既有對過去的回憶,又有對自然環境的觀察,給人以深思和共鳴。同時,它也展示了文天祥的才華和對詩詞藝術的駕馭能力。
“一樣連營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 guǎng zhōu dì yī xiǔ
出廣州第一宿
yuè wáng tái xià lù, sāo shǒu tàn píng zōng.
越王臺下路,搔首嘆萍蹤。
chéng gǔ dū zhāo shuǐ, shān gāo yì dé fēng.
城古都招水,山高易得風。
gǔ shēng cán yǔ hòu, tǎ yǐng mù lín zhōng.
鼓聲殘雨后,塔影暮林中。
yí yàng lián yíng huǒ, shān tóng hé bù tóng.
一樣連營火,山同河不同。
“一樣連營火”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