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胡之反持干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自胡之反持干戈”全詩
漢主山河錦繡中,可惜春光不相見。
自胡之反持干戈,一生抱恨空咨嗟。
我已無家尋弟妹,此身那得更無家。
南極一星朝北斗,每依南斗望京華。
分類:
作者簡介(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文山,浮休道人。漢族,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縣)人,南宋末大臣,文學家,民族英雄。寶祐四年(1256年)進士,官到右丞相兼樞密史。被派往元軍的軍營中談判,被扣留。后脫險經高郵嵇莊到泰縣塘灣,由南通南歸,堅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敗被張弘范俘虜,在獄中堅持斗爭三年多,后在柴市從容就義。著有《過零丁洋》、《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后錄》、《正氣歌》等作品。
《九拍》文天祥 翻譯、賞析和詩意
《九拍》是宋代文天祥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午夜漏聲催曉箭,
寒盡春生洛陽殿。
漢主山河錦繡中,
可惜春光不相見。
自胡之反持干戈,
一生抱恨空咨嗟。
我已無家尋弟妹,
此身那得更無家。
南極一星朝北斗,
每依南斗望京華。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文天祥對國家沉淪和自身命運的感慨。午夜的漏聲催促著黎明的到來,寒冬即將過去,春天將在洛陽殿中綻放。然而,盡管漢朝的山河錦繡依然存在,可惜的是作者無法親眼目睹這美景。自從胡人反叛以來,戰亂不斷,作者一生都背負著無法實現的愿望而嘆息。他已經失去了家人,而他自己也無家可歸。每當南極的一顆星星朝向北斗,他總是依靠著南斗寄望于京華(指國家的繁榮昌盛)。
賞析:
《九拍》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國家命運的憂慮和個人遭遇的無奈。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通過描繪晝夜交替、寒冬轉為春天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國家興衰的關切。同時,通過自身的遭遇,作者表達了對戰亂和流離失所的痛苦感受。最后,詩中的南極星與北斗的對應,象征著作者對國家復興的期望和希望。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展現了文天祥作為愛國詩人的情懷和對國家命運的思考。
“自胡之反持干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ǔ pāi
九拍
wǔ yè lòu shēng cuī xiǎo jiàn, hán jǐn chūn shēng luò yáng diàn.
午夜漏聲催曉箭,寒盡春生洛陽殿。
hàn zhǔ shān hé jǐn xiù zhōng, kě xī chūn guāng bù xiāng jiàn.
漢主山河錦繡中,可惜春光不相見。
zì hú zhī fǎn chí gān gē, yī shēng bào hèn kōng zī jiē.
自胡之反持干戈,一生抱恨空咨嗟。
wǒ yǐ wú jiā xún dì mèi, cǐ shēn nà de gèng wú jiā.
我已無家尋弟妹,此身那得更無家。
nán jí yī xīng cháo běi dǒu, měi yī nán dòu wàng jīng huá.
南極一星朝北斗,每依南斗望京華。
“自胡之反持干戈”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