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知貧賤別更苦”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乃知貧賤別更苦”全詩
心懷百憂復千慮,世人那得知其故。
嬌兒不離膝,哀哉兩決絕。
也復可憐人,里巷盡嗚咽。
斷腸分手各風煙,中間消息兩茫然。
自斷此生休問天,看射猛虎終殘年。
分類:
作者簡介(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文山,浮休道人。漢族,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縣)人,南宋末大臣,文學家,民族英雄。寶祐四年(1256年)進士,官到右丞相兼樞密史。被派往元軍的軍營中談判,被扣留。后脫險經高郵嵇莊到泰縣塘灣,由南通南歸,堅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敗被張弘范俘虜,在獄中堅持斗爭三年多,后在柴市從容就義。著有《過零丁洋》、《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后錄》、《正氣歌》等作品。
《十六拍》文天祥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十六拍》是宋代文天祥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乃知貧賤別更苦,況我飄轉無定所。
心懷百憂復千慮,世人那得知其故。
嬌兒不離膝,哀哉兩決絕。
也復可憐人,里巷盡嗚咽。
斷腸分手各風煙,中間消息兩茫然。
自斷此生休問天,看射猛虎終殘年。
中文譯文:
才知道貧窮和分離更加痛苦,何況我漂泊無定所。
心中充滿百般憂愁和千般顧慮,世人又怎能知曉其中的原因。
嬌兒不離母親的膝,可憐啊,兩地分離之苦。
同樣也可憐他人,街巷中充滿了哭泣聲。
斷腸的分別各自飄散,中間的消息變得模糊不清。
自己決定了這一生,不再問詢上天,只看射猛虎的終老歲月。
詩意和賞析:
《十六拍》表達了作者文天祥在困境中的心境和感受。詩中描繪了作者貧窮、漂泊無定的生活狀態,以及內心的憂愁和顧慮。作者感嘆世人難以理解他的處境和心情,同時也表達了對他人同樣困境的同情。詩中的斷腸分手和中間消息的茫然,表達了作者在分離中的痛苦和無奈。最后兩句表明了作者決心自己決定自己的命運,不再依賴天命,而是要勇敢面對生活的挑戰。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的苦悶和對生活的思考。它揭示了人們在困境中的無奈和痛苦,同時也傳遞了一種堅持和勇氣的信息。這首詩詞在宋代以及后來的文學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被廣泛傳誦和賞析。
“乃知貧賤別更苦”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í liù pāi
十六拍
nǎi zhī pín jiàn bié gèng kǔ, kuàng wǒ piāo zhuǎn wú dìng suǒ.
乃知貧賤別更苦,況我飄轉無定所。
xīn huái bǎi yōu fù qiān lǜ, shì rén nà de zhī qí gù.
心懷百憂復千慮,世人那得知其故。
jiāo ér bù lí xī, āi zāi liǎng jué jué.
嬌兒不離膝,哀哉兩決絕。
yě fù kě lián rén, lǐ xiàng jǐn wū yè.
也復可憐人,里巷盡嗚咽。
duàn cháng fēn shǒu gè fēng yān, zhōng jiān xiāo xī liǎng máng rán.
斷腸分手各風煙,中間消息兩茫然。
zì duàn cǐ shēng xiū wèn tiān, kàn shè měng hǔ zhōng cán nián.
自斷此生休問天,看射猛虎終殘年。
“乃知貧賤別更苦”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