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酒臨岐錢一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把酒臨岐錢一杯”全詩
臺閣是非遠已矣,乾坤俯仰愧何哉。
竟追范蠡歸湖去,不管胡兒放馬來。
強圉倘殷如孔棘,也應定策救時危。
分類:
作者簡介(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文山,浮休道人。漢族,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縣)人,南宋末大臣,文學家,民族英雄。寶祐四年(1256年)進士,官到右丞相兼樞密史。被派往元軍的軍營中談判,被扣留。后脫險經高郵嵇莊到泰縣塘灣,由南通南歸,堅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敗被張弘范俘虜,在獄中堅持斗爭三年多,后在柴市從容就義。著有《過零丁洋》、《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后錄》、《正氣歌》等作品。
《臨岐錢別》文天祥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臨岐錢別》是宋代文天祥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圣恩優許力求田,
把酒臨岐錢一杯。
臺閣是非遠已矣,
乾坤俯仰愧何哉。
竟追范蠡歸湖去,
不管胡兒放馬來。
強圉倘殷如孔棘,
也應定策救時危。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國家興衰和個人忠誠的思考和決心。詩中通過描繪自己臨別時的情景,表達了對國家的忠誠和對時局的擔憂。作者以自己的行動來表達對國家的忠誠,同時也表達了對國家未來的期望和對自己的責任感。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國家和個人忠誠的情感。首句“圣恩優許力求田”,表達了作者對國家的感恩之情,并表示愿意為國家盡力。接著,“把酒臨岐錢一杯”,表達了作者在離別之際,以一杯酒表達自己的心意和決心。
接下來的兩句“臺閣是非遠已矣,乾坤俯仰愧何哉”,表達了作者對政治斗爭的厭倦和對國家興衰的擔憂。作者認為政治斗爭已經遠離了自己,而國家的命運卻仍然牽動著自己的心。
接著,“竟追范蠡歸湖去,不管胡兒放馬來”,表達了作者對歷史名人范蠡的向往和對胡人的不屑。作者希望能夠效仿范蠡,追求寧靜和自由,而不受胡人的干擾。
最后兩句“強圉倘殷如孔棘,也應定策救時危”,表達了作者對國家危機的關切和自己應盡的責任。作者表示即使面對困難和危險,也要堅定地站在國家一邊,為國家的安定和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有力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國家的忠誠和對時局的擔憂,展現了作者作為一個忠誠的士人的決心和責任感。
“把酒臨岐錢一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ín qí qián bié
臨岐錢別
shèng ēn yōu xǔ lì qiú tián, bǎ jiǔ lín qí qián yī bēi.
圣恩優許力求田,把酒臨岐錢一杯。
tái gé shì fēi yuǎn yǐ yǐ, qián kūn fǔ yǎng kuì hé zāi.
臺閣是非遠已矣,乾坤俯仰愧何哉。
jìng zhuī fàn lǐ guī hú qù, bù guǎn hú ér fàng mǎ lái.
竟追范蠡歸湖去,不管胡兒放馬來。
qiáng yǔ tǎng yīn rú kǒng jí, yě yīng dìng cè jiù shí wēi.
強圉倘殷如孔棘,也應定策救時危。
“把酒臨岐錢一杯”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