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貔貅十萬眾”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貔貅十萬眾”全詩
老馬翻迷路,羝羊竟觸藩。
武夫傷鐵錯,達士笑金昏。
單騎見回紇,汾陽豈易言。
分類:
作者簡介(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文山,浮休道人。漢族,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縣)人,南宋末大臣,文學家,民族英雄。寶祐四年(1256年)進士,官到右丞相兼樞密史。被派往元軍的軍營中談判,被扣留。后脫險經高郵嵇莊到泰縣塘灣,由南通南歸,堅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敗被張弘范俘虜,在獄中堅持斗爭三年多,后在柴市從容就義。著有《過零丁洋》、《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后錄》、《正氣歌》等作品。
《鐵錯》文天祥 翻譯、賞析和詩意
《鐵錯》是宋代文天祥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戰亂時期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國家命運的憂慮和對英雄壯舉的贊美。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貔貅十萬眾,日夜望南轅。
老馬翻迷路,羝羊竟觸藩。
武夫傷鐵錯,達士笑金昏。
單騎見回紇,汾陽豈易言。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生動的形象描繪了戰亂時期的景象。詩中提到的"貔貅"是一種傳說中的神獸,象征著勇猛和力量。"十萬眾"表示眾多的士兵,他們日夜望著南方的邊界,表達了他們對國家安危的關切。
詩中還描繪了老馬迷路、羝羊觸藩的情景,這些細節展示了戰亂時期的混亂和困境。"武夫傷鐵錯"表達了戰士們在戰斗中受傷的悲慘遭遇,而"達士笑金昏"則暗示了那些有智慧的人對于權力腐敗的嘲笑。
最后兩句"單騎見回紇,汾陽豈易言"則描繪了一個英雄孤身一人面對敵人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英雄壯舉的贊美。"回紇"是指北方的游牧民族,"汾陽"則是指一個地名,這兩句詩意呼應,表達了英雄事跡的偉大和難以言傳的意境。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戰亂時期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國家命運的憂慮和對英雄壯舉的贊美。同時,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使詩詞更加生動有力,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貔貅十萬眾”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iě cuò
鐵錯
pí xiū shí wàn zhòng, rì yè wàng nán yuán.
貔貅十萬眾,日夜望南轅。
lǎo mǎ fān mí lù, dī yáng jìng chù fān.
老馬翻迷路,羝羊竟觸藩。
wǔ fū shāng tiě cuò, dá shì xiào jīn hūn.
武夫傷鐵錯,達士笑金昏。
dān qí jiàn huí hé, fén yáng qǐ yì yán.
單騎見回紇,汾陽豈易言。
“貔貅十萬眾”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