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胡之反持干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自胡之反持干戈”全詩
漢主山河錦繡中,可惜春光不相見。
自胡之反持干戈,一生抱恨空咨嗟。
我已無家尋弟妹,此身那得更無家。
南極一星朝北斗,每依南斗望京華。
分類:
作者簡介(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文山,浮休道人。漢族,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縣)人,南宋末大臣,文學家,民族英雄。寶祐四年(1256年)進士,官到右丞相兼樞密史。被派往元軍的軍營中談判,被扣留。后脫險經高郵嵇莊到泰縣塘灣,由南通南歸,堅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敗被張弘范俘虜,在獄中堅持斗爭三年多,后在柴市從容就義。著有《過零丁洋》、《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后錄》、《正氣歌》等作品。
《胡笳曲·九拍》文天祥 翻譯、賞析和詩意
《胡笳曲·九拍》是宋代文天祥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困境中的心情和對國家的憂慮。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午夜漏聲催曉箭,
寒盡春生洛陽殿。
漢主山河錦繡中,
可惜春光不相見。
自胡之反持干戈,
一生抱恨空咨嗟。
我已無家尋弟妹,
此身那得更無家。
南極一星朝北斗,
每依南斗望京華。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抒發作者對國家命運的憂慮和對個人遭遇的感慨為主題。詩的開頭描述了午夜的漏聲催促黎明的到來,寒冷逐漸消退,春天在洛陽殿中綻放。然而,盡管國家山河壯麗,卻可惜春光無法與人們相見,暗示著國家的困境和人民的苦難。
接下來的幾句表達了作者對國家的憂慮和對戰亂的痛心。自胡之反持干戈,指的是胡人反叛,導致戰亂不斷,作者對此深感遺憾和痛心。他抱著悔恨和嘆息的心情度過了一生,感嘆命運的無常和自己的無奈。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的無家可歸和對家人的思念。他已經失去了尋找親人的家庭,此時的他再也沒有家可歸。南極一星朝北斗,每依南斗望京華,表達了作者對國家的期望和對未來的希望,希望國家能夠重歸安寧,人民能夠過上幸福的生活。
整首詩詞通過對個人遭遇和國家命運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國家的憂慮和對個人命運的無奈,同時也透露出對國家復興和人民幸福的期望。這首詩詞以其深沉的情感和含蓄的表達方式,展現了文天祥作為愛國詩人的才華和情懷。
“自胡之反持干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ú jiā qū jiǔ pāi
胡笳曲·九拍
wǔ yè lòu shēng cuī xiǎo jiàn, hán jǐn chūn shēng luò yáng diàn.
午夜漏聲催曉箭,寒盡春生洛陽殿。
hàn zhǔ shān hé jǐn xiù zhōng, kě xī chūn guāng bù xiāng jiàn.
漢主山河錦繡中,可惜春光不相見。
zì hú zhī fǎn chí gān gē, yī shēng bào hèn kōng zī jiē.
自胡之反持干戈,一生抱恨空咨嗟。
wǒ yǐ wú jiā xún dì mèi, cǐ shēn nà de gèng wú jiā.
我已無家尋弟妹,此身那得更無家。
nán jí yī xīng cháo běi dǒu, měi yī nán dòu wàng jīng huá.
南極一星朝北斗,每依南斗望京華。
“自胡之反持干戈”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