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低天欲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云低天欲動”全詩
病苦還思老,貪嗔未若癡。
云低天欲動,江長岸如馳。
明月西風健,山頭賦別詩。
分類:
作者簡介(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文山,浮休道人。漢族,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縣)人,南宋末大臣,文學家,民族英雄。寶祐四年(1256年)進士,官到右丞相兼樞密史。被派往元軍的軍營中談判,被扣留。后脫險經高郵嵇莊到泰縣塘灣,由南通南歸,堅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敗被張弘范俘虜,在獄中堅持斗爭三年多,后在柴市從容就義。著有《過零丁洋》、《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后錄》、《正氣歌》等作品。
《用前韻留琴窗》文天祥 翻譯、賞析和詩意
《用前韻留琴窗》是宋代文天祥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百年矛上淅,萬事枕中炊。
病苦還思老,貪嗔未若癡。
云低天欲動,江長岸如馳。
明月西風健,山頭賦別詩。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慨。作者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抒發內心情感,表達了對歲月流轉、生老病死以及人生追求的思考和領悟。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對人生的深刻思考。下面對每一句進行賞析:
1. "百年矛上淅,萬事枕中炊。" 這兩句表達了作者對時間的感慨。百年如矛,轉瞬即逝,而萬事卻如枕中炊,平淡而瑣碎。作者通過對比,表達了對光陰流逝的無奈和對瑣碎生活的思考。
2. "病苦還思老,貪嗔未若癡。" 這兩句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痛苦和追求的思考。作者在病痛中思念年輕時的健康,認為病苦還不如老去的自然狀態。同時,作者也提到貪嗔,暗示人們應當追求心境的寧靜和超脫。
3. "云低天欲動,江長岸如馳。" 這兩句描繪了自然景物,表達了作者對變幻不定的世界的觀察和感受。云低天欲動,暗示著天氣的變化,而江水長岸如馳,形容江水奔流不息。這種景象與人生的變幻無常相呼應,表達了作者對世事變遷的感慨。
4. "明月西風健,山頭賦別詩。" 這兩句描繪了明月和西風,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的贊美。明月高懸,西風吹拂,給人以健康和活力的感覺。山頭賦別詩,暗示了離別之情。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作者表達了對離別的思念和對美好事物的贊美。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對人生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歲月流轉、生老病死以及人生追求的感慨和領悟。同時,詩詞運用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云低天欲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òng qián yùn liú qín chuāng
用前韻留琴窗
bǎi nián máo shàng xī, wàn shì zhěn zhōng chuī.
百年矛上淅,萬事枕中炊。
bìng kǔ hái sī lǎo, tān chēn wèi ruò chī.
病苦還思老,貪嗔未若癡。
yún dī tiān yù dòng, jiāng zhǎng àn rú chí.
云低天欲動,江長岸如馳。
míng yuè xī fēng jiàn, shān tóu fù bié shī.
明月西風健,山頭賦別詩。
“云低天欲動”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一董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