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作行舟柳作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蘭作行舟柳作樊”全詩
俯眉北去明妃淚,啼血南飛望帝魂。
骨肉凋殘唯我在,形容變盡只聲存。
江流千古英雄恨,蘭作行舟柳作樊。
分類:
作者簡介(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文山,浮休道人。漢族,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縣)人,南宋末大臣,文學家,民族英雄。寶祐四年(1256年)進士,官到右丞相兼樞密史。被派往元軍的軍營中談判,被扣留。后脫險經高郵嵇莊到泰縣塘灣,由南通南歸,堅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敗被張弘范俘虜,在獄中堅持斗爭三年多,后在柴市從容就義。著有《過零丁洋》、《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后錄》、《正氣歌》等作品。
《和中齋韻(過吉作)》文天祥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中齋韻(過吉作)》是宋代文天祥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功業飄零五丈原,
如今局促傍誰轅?
俯眉北去明妃淚,
啼血南飛望帝魂。
骨肉凋殘唯我在,
形容變盡只聲存。
江流千古英雄恨,
蘭作行舟柳作樊。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文天祥對國家興衰和個人命運的思考和感慨。詩中描繪了功業飄零的景象,指的是五丈原,這里指的是北宋末年,金兵入侵,宋朝滅亡的歷史事件。如今,作者感到自己身處困境之中,不知靠近誰來尋求幫助。他俯視北方,想象明妃(指明朝皇帝朱元璋的妃子)的淚水,向南方望去,想象帝王的英魂在哭泣。他感嘆自己的親人已經凋零,只有他一個人還存活著,他的容貌已經改變,只有聲音還存在。最后,他表達了對歷史英雄的敬仰和對國家命運的思考,將江流比作千古英雄的悲憤之情,將蘭花比作行舟,將柳樹比作樊城,表達了對國家興衰的關切。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國家命運和個人遭遇的思考和感慨。通過描繪五丈原的景象,詩人展現了國家興衰的悲壯場景,同時也抒發了自己的困境和無助之感。詩中的明妃淚和帝魂的形象,以及對親人凋零和自身容貌變化的描寫,都表達了作者對個人命運的憂慮和對親情的思念。最后,通過將江流、蘭花和柳樹等意象與國家命運相聯系,詩人表達了對歷史英雄的敬仰和對國家興衰的關切之情。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現了作者對國家和個人命運的思考,給人以深深的思索和共鳴。
“蘭作行舟柳作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zhōng zhāi yùn guò jí zuò
和中齋韻(過吉作)
gōng yè piāo líng wǔ zhàng yuán, rú jīn jú cù bàng shuí yuán?
功業飄零五丈原,如今局促傍誰轅?
fǔ méi běi qù míng fēi lèi, tí xuè nán fēi wàng dì hún.
俯眉北去明妃淚,啼血南飛望帝魂。
gǔ ròu diāo cán wéi wǒ zài, xíng róng biàn jǐn zhǐ shēng cún.
骨肉凋殘唯我在,形容變盡只聲存。
jiāng liú qiān gǔ yīng xióng hèn, lán zuò xíng zhōu liǔ zuò fán.
江流千古英雄恨,蘭作行舟柳作樊。
“蘭作行舟柳作樊”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