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視乾坤又何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高視乾坤又何愁”全詩
江風蕭蕭云拂地,笛聲憤怒哀中流。
鄰雞野哭如昨日,昨日晚晴今日黑。
蒼皇已就長途往,欲往城南忘南北。
分類:
作者簡介(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文山,浮休道人。漢族,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縣)人,南宋末大臣,文學家,民族英雄。寶祐四年(1256年)進士,官到右丞相兼樞密史。被派往元軍的軍營中談判,被扣留。后脫險經高郵嵇莊到泰縣塘灣,由南通南歸,堅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敗被張弘范俘虜,在獄中堅持斗爭三年多,后在柴市從容就義。著有《過零丁洋》、《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后錄》、《正氣歌》等作品。
《二拍》文天祥 翻譯、賞析和詩意
《二拍》是宋代文天祥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獨立于縹緲的飛樓上,
俯瞰著天地,又有何憂愁。
江風呼嘯,云霧拂過大地,
笛聲憤怒而悲哀地流淌。
鄰居的雞兒野外哭泣,
昨天晚上晴朗,今天卻黑暗。
皇帝已經踏上了長途旅程,
我想去城南,忘卻南北之別。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色和人事變遷的感慨和思考。詩中的飛樓象征著高遠的志向和追求,作者站在飛樓上,俯瞰天地,展現了他的豪情壯志。江風呼嘯、云霧拂過大地,描繪了自然界的變幻和壯麗景色。笛聲憤怒而悲哀地流淌,抒發了作者對社會現實的不滿和悲憤之情。鄰居的雞兒野外哭泣,映襯出人們對逝去時光的留戀和對未來的擔憂。最后,皇帝踏上長途旅程,而作者則希望去城南,忘卻南北之別,表達了他對自由和追求理想的向往。
賞析:
《二拍》以簡潔而有力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故,展現了作者的豪情壯志和對社會現實的思考。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詩中融入了作者對社會變遷和人生意義的思考,表達了對自由和理想的追求。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深遠,給人以啟迪和思考。同時,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如飛樓與江風、云霧與笛聲、昨日與今日等,使詩詞更加生動有趣。這首詩詞展現了文天祥獨特的藝術才華和對人生的深刻思考,被譽為宋代文學的經典之作。
“高視乾坤又何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èr pāi
二拍
dú lì piāo miǎo zhī fēi lóu, gāo shì qián kūn yòu hé chóu.
獨立縹緲之飛樓,高視乾坤又何愁。
jiāng fēng xiāo xiāo yún fú dì, dí shēng fèn nù āi zhōng liú.
江風蕭蕭云拂地,笛聲憤怒哀中流。
lín jī yě kū rú zuó rì, zuó rì wǎn qíng jīn rì hēi.
鄰雞野哭如昨日,昨日晚晴今日黑。
cāng huáng yǐ jiù cháng tú wǎng, yù wǎng chéng nán wàng nán běi.
蒼皇已就長途往,欲往城南忘南北。
“高視乾坤又何愁”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