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黎真學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昌黎真學官”全詩
江湖驚落筆,朝野望彈冠。
天馬高風骨,秋鷹折羽翰。
萊庭人白發,煙雨萬松寒。
分類:
作者簡介(文天祥)

文天祥(1236.6.6-1283.1.9),字履善,又字宋瑞,自號文山,浮休道人。漢族,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縣)人,南宋末大臣,文學家,民族英雄。寶祐四年(1256年)進士,官到右丞相兼樞密史。被派往元軍的軍營中談判,被扣留。后脫險經高郵嵇莊到泰縣塘灣,由南通南歸,堅持抗元。祥光元年(1278年)兵敗被張弘范俘虜,在獄中堅持斗爭三年多,后在柴市從容就義。著有《過零丁洋》、《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后錄》、《正氣歌》等作品。
《挽太博朱古平》文天祥 翻譯、賞析和詩意
《挽太博朱古平》是宋代文天祥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白氏賢司馬,昌黎真學官。
江湖驚落筆,朝野望彈冠。
天馬高風骨,秋鷹折羽翰。
萊庭人白發,煙雨萬松寒。
詩意:
這首詩詞是文天祥對太博朱古平的挽詞。太博朱古平是一個賢明的司馬(官職),也是昌黎真正的學官。他的才華和學識使得江湖上的人們都為之震驚,朝野間的人們都對他的才華贊嘆不已。他的風骨高潔如天馬,他的才華如秋天的鷹一樣高飛,但是卻因為某種原因而失去了斗志。他的白發象征著歲月的流逝,而煙雨中的萬松則象征著他內心的孤寂和寒冷。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太博朱古平的贊頌和挽詞,展現了作者對這位賢人的敬佩和惋惜之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通過描繪太博朱古平的才華和風骨,以及他內心的孤寂和寒冷,表達了作者對他的深深懷念和惋惜之情。整首詩詞情感真摯,語言簡練,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鳴。同時,詩中的意象和象征也增加了詩詞的藝術性和表現力,使讀者更容易產生共鳴和感受到其中的情感。
“昌黎真學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ǎn tài bó zhū gǔ píng
挽太博朱古平
bái shì xián sī mǎ, chāng lí zhēn xué guān.
白氏賢司馬,昌黎真學官。
jiāng hú jīng luò bǐ, cháo yě wàng dàn guān.
江湖驚落筆,朝野望彈冠。
tiān mǎ gāo fēng gǔ, qiū yīng zhé yǔ hàn.
天馬高風骨,秋鷹折羽翰。
lái tíng rén bái fà, yān yǔ wàn sōng hán.
萊庭人白發,煙雨萬松寒。
“昌黎真學官”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