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無一軸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誰無一軸詩”全詩
知己雖然切,春官未必私。
寧教讀書眼,不有看花期。
分類:
作者簡介(杜荀鶴)

杜荀鶴(846~904),唐代詩人。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漢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臺)人。大順進士,以詩名,自成一家,尤長于宮詞。官至翰學士知制造。大順二年,第一人擢第,復還舊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知制誥。恃勢侮易縉紳,眾怒,欲殺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為《唐風集》十卷,今編詩三卷。事跡見孫光憲《北夢瑣言》、何光遠《鑒誡錄》、《舊五代史·梁書》本傳、《唐詩紀事》及《唐才子傳》。
《下第投所知》杜荀鶴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下第投所知》是唐代杜荀鶴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如果以才名來評判,誰沒有一首佳作?
即使年華已逝,也不敢怨恨時光。
雖然知己深切相待,但官場并不一定偏袒。
寧愿用讀書的眼光,而不是只看花開的時機。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名利的看法和對人生態度的思考。作者認為,即使在文人雅士的圈子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佳作,但這并不意味著名利就能如愿以償。即使年華已逝,作者也不愿怨恨時光的流逝,而是坦然接受。作者認為,雖然有知己的相助,但在官場中,個人的才華并不一定能得到公正的評價和認可。因此,作者寧愿用讀書的眼光來看待世界,而不是只追求名利和享受短暫的榮華。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名利和人生的深思。作者通過對官場和文人圈子的描繪,表達了對名利的淡然態度。他認為,名利雖然重要,但并非人生的全部,更重要的是內心的修養和對知識的追求。作者以“讀書眼”來比喻對世界的審視,強調了知識和學問的重要性。這首詩詞通過對人生態度的思考,呼喚人們應該以內在的修養和追求為重,而不是只追求外在的名利和享樂。
“誰無一軸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à dì tóu suǒ zhī
下第投所知
ruò yǐ míng chǎng nèi, shuí wú yī zhóu shī? zòng ráo shēng bái fà, qǐ gǎn yuàn míng shí.
若以名場內,誰無一軸詩?縱饒生白發,豈敢怨明時。
zhī jǐ suī rán qiè, chūn guān wèi bì sī.
知己雖然切,春官未必私。
níng jiào dú shū yǎn, bù yǒu kàn huā qī.
寧教讀書眼,不有看花期。
“誰無一軸詩”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