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芳鵙后妬”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歲芳鵙后妬”全詩
歲芳鵙后妬,露信鶴前知。
風塢嘶清御,霞梢咽暝規。
此時兼一葉,并助長年悲。
分類:
作者簡介(宋祁)

宋祁(998~1061)北宋文學家。字子京,安州安陸(今湖北安陸)人,后徙居開封雍丘(今河南杞縣)。天圣二年進士,官翰林學士、史館修撰。與歐陽修等合修《新唐書》,書成,進工部尚書,拜翰林學士承旨。卒謚景文,與兄宋庠并有文名,時稱“二宋”。詩詞語言工麗,因《玉樓春》詞中有“紅杏枝頭春意鬧”句,世稱“紅杏尚書”。
《聞蟬有感三首》宋祁 翻譯、賞析和詩意
《聞蟬有感三首》是宋代詩人宋祁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殘蛻拋何處,新聲集迥枝。
歲芳鵙后妬,露信鶴前知。
風塢嘶清御,霞梢咽暝規。
此時兼一葉,并助長年悲。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蟬的聲音和自然景觀,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生命短暫的感慨。蟬的殘蛻被拋棄在何處,新的聲音卻在不同的枝條上集結。在花開的季節,鵙鳥嫉妒蟬的聲音,而在露水出現之前,鶴已經預知到了秋天的來臨。風從山塢中呼嘯而過,清脆的聲音傳達給皇帝,而夕陽的余暉被山梢吞噬,暗示著夜幕的降臨。在這個時刻,一片葉子也加入了詩人的悲傷,共同助長了他對光陰流逝的憂傷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蟬聲為線索,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生命短暫的思考。蟬的聲音象征著短暫的夏季,而蟬的殘蛻則暗示著時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蛻變。新聲集迥枝,意味著新的生命在不同的地方誕生,而舊的聲音逐漸消失。詩中提到的鵙鳥和鶴,分別象征著夏天和秋天的到來,暗示著季節的更替和光陰的流轉。風塢嘶清御,霞梢咽暝規,通過描繪風聲和夕陽的景象,增強了詩詞的意境和情感。最后一句"此時兼一葉,并助長年悲",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生命短暫的憂傷之情。整首詩詞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展現了宋祁對光陰流逝和生命脆弱性的深刻思考,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鳴。
“歲芳鵙后妬”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én chán yǒu gǎn sān shǒu
聞蟬有感三首
cán tuì pāo hé chǔ, xīn shēng jí jiǒng zhī.
殘蛻拋何處,新聲集迥枝。
suì fāng jú hòu dù, lù xìn hè qián zhī.
歲芳鵙后妬,露信鶴前知。
fēng wù sī qīng yù, xiá shāo yàn míng guī.
風塢嘶清御,霞梢咽暝規。
cǐ shí jiān yī yè, bìng zhù cháng nián bēi.
此時兼一葉,并助長年悲。
“歲芳鵙后妬”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