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輔古風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三輔古風煙”全詩
山園蓬顆外,宮室黍離邊。
樹老經唐日,碑殘刻漢年。
便須真隕涕,不待雍門弦。
分類:
作者簡介(宋祁)

宋祁(998~1061)北宋文學家。字子京,安州安陸(今湖北安陸)人,后徙居開封雍丘(今河南杞縣)。天圣二年進士,官翰林學士、史館修撰。與歐陽修等合修《新唐書》,書成,進工部尚書,拜翰林學士承旨。卒謚景文,與兄宋庠并有文名,時稱“二宋”。詩詞語言工麗,因《玉樓春》詞中有“紅杏枝頭春意鬧”句,世稱“紅杏尚書”。
《長安道中悵然作三首》宋祁 翻譯、賞析和詩意
《長安道中悵然作三首》是宋代詩人宋祁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三輔古風煙,征驂悵未前。
山園蓬顆外,宮室黍離邊。
樹老經唐日,碑殘刻漢年。
便須真隕涕,不待雍門弦。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在長安道中的悵然之情。詩人感嘆著長安城的古老風煙,思念著曾經馳騁過的征驂(古代的一種戰馬),但此刻卻感到無比的失落和遺憾。他看到山園之外的蓬雜草木,宮室之間的黍離(黍離指離散、疏離),感嘆著歲月的流轉和時光的變遷。古老的樹木經歷了唐朝的興盛和衰落,碑文上的刻字也經歷了漢朝的興起和衰落。詩人感慨萬分,不禁流下了真實的淚水,而不是等待著雍門(指宮廷)的琴弦響起。
賞析:
這首詩詞以長安道中為背景,通過描繪景物和抒發情感,表達了詩人對長安城的懷念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詩人以古代的山園、宮室、樹木和碑文等形象,展示了長安城的古老和輝煌,同時也表達了對歷史興衰的思考和對時光流逝的感嘆。詩人的悵然之情和真實的淚水,更加凸顯了他對長安城的深情厚意和對時光的無奈。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深沉的情感,展現了宋祁獨特的寫作風格和對時代變遷的敏感洞察力。
“三輔古風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áng ān dào zhōng chàng rán zuò sān shǒu
長安道中悵然作三首
sān fǔ gǔ fēng yān, zhēng cān chàng wèi qián.
三輔古風煙,征驂悵未前。
shān yuán péng kē wài, gōng shì shǔ lí biān.
山園蓬顆外,宮室黍離邊。
shù lǎo jīng táng rì, bēi cán kè hàn nián.
樹老經唐日,碑殘刻漢年。
biàn xū zhēn yǔn tì, bù dài yōng mén xián.
便須真隕涕,不待雍門弦。
“三輔古風煙”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