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天竟淺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炎天竟淺泥”全詩
耳聾須畫字,發短不勝篦。
澤國雖勤雨,炎天竟淺泥。
小江還積浪,弱纜且長堤。
歸路非關北,行舟卻向西。
暮年漂泊恨,今夕亂離啼。
童稚頻書札,盤餐詎糝藜。
我行何到此,物理直難齊。
高枕翻星月,嚴城疊鼓鼙。
風號聞虎豹,水宿伴鳧鹥.
異縣驚虛往,同人惜解攜。
蹉跎長泛鹢,展轉屢鳴雞。
嶷嶷瑚璉器,陰陰桃李蹊。
馀波期救涸,費日苦輕赍。
支策門闌邃,肩輿羽翮低。
自傷甘賤役,誰愍強幽棲。
巨海能無釣,浮云亦有梯。
勛庸思樹立,語默可端倪。
贈粟囷應指,登橋柱必題。
丹心老未折,時訪武陵溪。
分類: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水宿遣興奉呈群公》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耳聾必須畫字,發短不了篦。
澤國家雖然勤雨,炎天竟淺泥。
小江回來過浪,弱鎖定并且長堤。
回去的路不是關北,行船拒絕向西方。
暮年漂泊遺憾,今晚亂離哭。
兒童頻繁書法,餐桌怎么撒藜。
我做什么到這里,物理難查。
高枕無憂翻星月,嚴城壘鼓鼙。
風號聽虎豹,水在伴野鴨鷗鳥.
不同縣驚空去,同別人可惜解帶。
磋跎長泛鷓,輾轉多次鳴雞。
疑疑瑚璉器,陰陰桃李路。
馀波期救援干涸,浪費時間苦隨身攜帶。
支策門很深,轎子羽毛低。
自傷甘賤役,誰會憐憫強隱居。
大海能沒有釣魚,浮云也有梯子。
功勛想樹立,說話可以端倪。
贈糧困應指,登橋柱一定題。
丹心老不折,當時訪問武陵溪。
* 此部分翻譯來自Baidu,僅供參考
“炎天竟淺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uǐ sù qiǎn xìng fèng chéng qún gōng
水宿遣興奉呈群公
lǔ dùn nǎi duō bìng, féng yíng yuǎn fù mí.
魯鈍乃多病,逢迎遠復迷。
ěr lóng xū huà zì, fā duǎn bù shèng bì.
耳聾須畫字,發短不勝篦。
zé guó suī qín yǔ, yán tiān jìng qiǎn ní.
澤國雖勤雨,炎天竟淺泥。
xiǎo jiāng hái jī làng, ruò lǎn qiě zhǎng dī.
小江還積浪,弱纜且長堤。
guī lù fēi guān běi, xíng zhōu què xiàng xī.
歸路非關北,行舟卻向西。
mù nián piāo bó hèn, jīn xī luàn lí tí.
暮年漂泊恨,今夕亂離啼。
tóng zhì pín shū zhá, pán cān jù sǎn lí.
童稚頻書札,盤餐詎糝藜。
wǒ xíng hé dào cǐ, wù lǐ zhí nán qí.
我行何到此,物理直難齊。
gāo zhěn fān xīng yuè, yán chéng dié gǔ pí.
高枕翻星月,嚴城疊鼓鼙。
fēng hào wén hǔ bào, shuǐ sù bàn fú yī.
風號聞虎豹,水宿伴鳧鹥.
yì xiàn jīng xū wǎng, tóng rén xī jiě xié.
異縣驚虛往,同人惜解攜。
cuō tuó zhǎng fàn yì, zhǎn zhuǎn lǚ míng jī.
蹉跎長泛鹢,展轉屢鳴雞。
yí yí hú liǎn qì, yīn yīn táo lǐ qī.
嶷嶷瑚璉器,陰陰桃李蹊。
yú bō qī jiù hé, fèi rì kǔ qīng jī.
馀波期救涸,費日苦輕赍。
zhī cè mén lán suì, jiān yú yǔ hé dī.
支策門闌邃,肩輿羽翮低。
zì shāng gān jiàn yì, shuí mǐn qiáng yōu qī.
自傷甘賤役,誰愍強幽棲。
jù hǎi néng wú diào, fú yún yì yǒu tī.
巨海能無釣,浮云亦有梯。
xūn yōng sī shù lì, yǔ mò kě duān ní.
勛庸思樹立,語默可端倪。
zèng sù qūn yīng zhǐ, dēng qiáo zhù bì tí.
贈粟囷應指,登橋柱必題。
dān xīn lǎo wèi zhé, shí fǎng wǔ líng xī.
丹心老未折,時訪武陵溪。
“炎天竟淺泥”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八齊 (仄韻) 去聲八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