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疊浪月光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疊浪月光芒”全詩
使塵來驛道,城日避烏檣。
暑雨留蒸濕,江風借夕涼。
行云星隱見,疊浪月光芒。
螢鑒緣帷徹,蛛絲罥鬢長。
哀箏猶憑幾,鳴笛竟沾裳。
倚著如秦贅,過逢類楚狂。
氣沖看劍匣,穎脫撫錐囊。
妖孽關東臭,兵戈隴右創。
時清疑武略,世亂跼文場。
馀力浮于海,端憂問彼蒼。
百年從萬事,故國耿難忘。
分類: 傷別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遣悶》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遣悶
地闊平沙岸,舟虛小洞房。
優游自在閑,拋卻了煩忙。
使塵來驛道,城日避烏檣。
在路上風塵中,城中人躲避烏鴉的飛舞。
暑雨留蒸濕,江風借夕涼。
夏天的雨水留下了潮濕,江風借來了夜晚的涼爽。
行云星隱見,疊浪月光芒。
望著漂浮的云彩,星星將要隱沒,疊起來的浪花閃爍著月光的光輝。
螢鑒緣帷徹,蛛絲罥鬢長。
螢火蟲的光照亮了帳幕,蛛絲輕輕細長地吻著鬢發。
哀箏猶憑幾,鳴笛竟沾裳。
悲傷的箏音仍然擱在案前,笛聲竟然沾上了衣袂。
倚著如秦贅,過逢類楚狂。
傍著你好似背負了憂愁,相逢的時候仿佛受到了楚國狂人的影響。
氣沖看劍匣,穎脫撫錐囊。
如同有沖天之氣,瞪視著劍匣,拔出劍獨自飄然。
妖孽關東臭,兵戈隴右創。
關東這個魔鬼般的地方糟透了,兵戈在隴右地區仍然不斷。
時清疑武略,世亂跼文場。
清朝的時代,武術的謀略成疑,世界變亂撩亂了文人的場所。
馀力浮于海,端憂問彼蒼。
我余力浮游在波瀾壯闊的大海上,盡管心中帶著憂慮,卻想向蒼天問詢。
百年從萬事,故國耿難忘。
百年的時光隨著萬事紛雜悄然度過,但對故國的思念卻依然深刻。
“疊浪月光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ǎn mèn
遣悶
dì kuò píng shā àn, zhōu xū xiǎo dòng fáng.
地闊平沙岸,舟虛小洞房。
shǐ chén lái yì dào, chéng rì bì wū qiáng.
使塵來驛道,城日避烏檣。
shǔ yǔ liú zhēng shī, jiāng fēng jiè xī liáng.
暑雨留蒸濕,江風借夕涼。
xíng yún xīng yǐn jiàn, dié làng yuè guāng máng.
行云星隱見,疊浪月光芒。
yíng jiàn yuán wéi chè, zhū sī juàn bìn zhǎng.
螢鑒緣帷徹,蛛絲罥鬢長。
āi zhēng yóu píng jǐ, míng dí jìng zhān shang.
哀箏猶憑幾,鳴笛竟沾裳。
yǐ zhe rú qín zhuì, guò féng lèi chǔ kuáng.
倚著如秦贅,過逢類楚狂。
qì chōng kàn jiàn xiá, yǐng tuō fǔ zhuī náng.
氣沖看劍匣,穎脫撫錐囊。
yāo niè guān dōng chòu, bīng gē lǒng yòu chuàng.
妖孽關東臭,兵戈隴右創。
shí qīng yí wǔ lüè, shì luàn jú wén chǎng.
時清疑武略,世亂跼文場。
yú lì fú yú hǎi, duān yōu wèn bǐ cāng.
馀力浮于海,端憂問彼蒼。
bǎi nián cóng wàn shì, gù guó gěng nán wàng.
百年從萬事,故國耿難忘。
“疊浪月光芒”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