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家搗練風凄凄”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誰家搗練風凄凄”全詩
客子入門月皎皎,誰家搗練風凄凄。
南渡桂水闕舟楫,北歸秦川多鼓鼙。
年過半百不稱意,明日看云還杖藜。
分類: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暮歸》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暮歸》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詩。詩中描繪了作者歸家的情景和他對生活的感慨。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霜黃碧梧白鶴棲,
城上擊柝復烏啼。
客子入門月皎皎,
誰家搗練風凄凄。
南渡桂水闕舟楫,
北歸秦川多鼓鼙。
年過半百不稱意,
明日看云還杖藜。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作者歸家的情景為背景,表達了他對自己生活不如意的感嘆和對時光流逝的思考。
詩的開頭描繪了秋天的景色,黃葉飄落,碧梧樹上有白鶴棲息。城上傳來擊柝聲和烏鴉的啼叫,給人一種寂寥的感覺。
接下來,詩人回到家中,看到明亮的月光照在門前,月色皎潔。然而,他聽到了附近有人家的搗練聲,風聲凄凄,給人一種孤寂和凄涼的感覺。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描述了自己南渡和北歸的經歷。他曾經南渡到桂水,坐船過闕,北歸到秦川,聽到了許多鼓鼙聲。這里可以理解為詩人經歷了許多輾轉和艱難,但最終還是回到了故鄉。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自己年過半百的感慨和對未來的思考。他覺得自己的生活并不如意,明天他將繼續看云,拄著藜杖。這里的“看云”可以理解為對未來的期待和思考。
整首詩以簡潔而凄涼的語言描繪了詩人歸家的情景和對生活的感慨,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生活不如意的思考。詩中的景物描寫和情感表達相結合,給人一種深沉而憂傷的感覺。
“誰家搗練風凄凄”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ù guī
暮歸
shuāng huáng bì wú bái hè qī, chéng shàng jī tuò fù wū tí.
霜黃碧梧白鶴棲,城上擊柝復烏啼。
kè zi rù mén yuè jiǎo jiǎo,
客子入門月皎皎,
shuí jiā dǎo liàn fēng qī qī.
誰家搗練風凄凄。
nán dù guì shuǐ quē zhōu jí, běi guī qín chuān duō gǔ pí.
南渡桂水闕舟楫,北歸秦川多鼓鼙。
nián guò bàn bǎi bù chēng yì, míng rì kàn yún hái zhàng lí.
年過半百不稱意,明日看云還杖藜。
“誰家搗練風凄凄”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八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