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纓緌成素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纓緌成素濫”全詩
纓緌成素濫,猿鶴恐長違。
斗外城隅出,云端闕影微。
定知朝夕鳥,卻望漢臺飛。
分類:
作者簡介(宋祁)

宋祁(998~1061)北宋文學家。字子京,安州安陸(今湖北安陸)人,后徙居開封雍丘(今河南杞縣)。天圣二年進士,官翰林學士、史館修撰。與歐陽修等合修《新唐書》,書成,進工部尚書,拜翰林學士承旨。卒謚景文,與兄宋庠并有文名,時稱“二宋”。詩詞語言工麗,因《玉樓春》詞中有“紅杏枝頭春意鬧”句,世稱“紅杏尚書”。
《北歸》宋祁 翻譯、賞析和詩意
《北歸》是宋代詩人宋祁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一水清波駛,還將檜檝歸。
纓緌成素濫,猿鶴恐長違。
斗外城隅出,云端闕影微。
定知朝夕鳥,卻望漢臺飛。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北歸的情景。詩人乘船行駛在清澈的水面上,駕駛著檜木船只歸家。他的纓緌(指頭巾和衣襟)已經變得潔白如素,因為長期離家,他擔心猿猴和仙鶴已經久別重逢。他離開了城市的繁忙,來到了斗拱之外的城隅,遠遠望見云端上皇宮的影子,微弱而遙遠。他深信自己就像一只早晚歸巢的鳥兒,但他仍然期待著能夠飛到漢臺(指京城)。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詩人北歸的場景,表達了詩人對家鄉的思念和對歸途的期待。詩人運用了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內心的情感。詩中的水波、檜木船、纓緌、猿鶴、斗拱、云端和漢臺等形象,都富有生動的意象感。整首詩詞以樸實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家鄉的眷戀和對歸途的期待,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鳴。
“纓緌成素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ěi guī
北歸
yī shuǐ qīng bō shǐ, hái jiāng guì jí guī.
一水清波駛,還將檜檝歸。
yīng ruí chéng sù làn, yuán hè kǒng zhǎng wéi.
纓緌成素濫,猿鶴恐長違。
dòu wài chéng yú chū, yún duān quē yǐng wēi.
斗外城隅出,云端闕影微。
dìng zhī zhāo xī niǎo, què wàng hàn tái fēi.
定知朝夕鳥,卻望漢臺飛。
“纓緌成素濫”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八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