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徘徊漱巖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徘徊漱巖溜”全詩
山禽不辨種,溪草盡無名。
露筍披斑箬,風葩抗紫莖。
徘徊漱巖溜,未忍濯塵纓。
分類:
作者簡介(宋祁)

宋祁(998~1061)北宋文學家。字子京,安州安陸(今湖北安陸)人,后徙居開封雍丘(今河南杞縣)。天圣二年進士,官翰林學士、史館修撰。與歐陽修等合修《新唐書》,書成,進工部尚書,拜翰林學士承旨。卒謚景文,與兄宋庠并有文名,時稱“二宋”。詩詞語言工麗,因《玉樓春》詞中有“紅杏枝頭春意鬧”句,世稱“紅杏尚書”。
《出城暫憩林下》宋祁 翻譯、賞析和詩意
《出城暫憩林下》是宋代詩人宋祁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下馬清林下,翛然忘俗情。
山禽不辨種,溪草盡無名。
露筍披斑箬,風葩抗紫莖。
徘徊漱巖溜,未忍濯塵纓。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在城外的林間暫時休息的情景。詩人下馬停在清幽的林下,心情舒暢,忘卻塵世的煩惱。山中的鳥禽并不分種類,溪邊的草木也沒有名字。露水滴在竹筍上,使其披上斑駁的箬葉;微風吹拂著紫色的花朵,使其挺立在莖上。詩人徘徊于山巖之間,洗滌自己的塵纓,但又不忍心將其完全洗凈。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幅自然景色,展現了詩人遠離塵囂、沉浸于自然之中的心境。詩人通過描寫山禽不辨種類、溪草無名,表達了對自然界的純真和無拘無束的向往。詩中的露筍和風葩,以及詩人徘徊于山巖之間的情景,都展示了自然界的美麗和詩人對自然的熱愛。詩人在這樣的環境中,洗滌自己的塵纓,表達了對塵世的厭倦和對清凈的追求。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將自然景色與內心情感相結合,給人以清新、寧靜的感受,展示了宋代詩人獨特的審美追求和對自然的熱愛。
“徘徊漱巖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 chéng zàn qì lín xià
出城暫憩林下
xià mǎ qīng lín xià, xiāo rán wàng sú qíng.
下馬清林下,翛然忘俗情。
shān qín bù biàn zhǒng, xī cǎo jǐn wú míng.
山禽不辨種,溪草盡無名。
lù sǔn pī bān ruò, fēng pā kàng zǐ jīng.
露筍披斑箬,風葩抗紫莖。
pái huái shù yán liū, wèi rěn zhuó chén yīng.
徘徊漱巖溜,未忍濯塵纓。
“徘徊漱巖溜”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六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