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宦牒托東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三年宦牒托東侯”全詩
一命鴻毛徒許國,單身螢火若驚秋。
分類:
作者簡介(宋祁)

宋祁(998~1061)北宋文學家。字子京,安州安陸(今湖北安陸)人,后徙居開封雍丘(今河南杞縣)。天圣二年進士,官翰林學士、史館修撰。與歐陽修等合修《新唐書》,書成,進工部尚書,拜翰林學士承旨。卒謚景文,與兄宋庠并有文名,時稱“二宋”。詩詞語言工麗,因《玉樓春》詞中有“紅杏枝頭春意鬧”句,世稱“紅杏尚書”。
《三年》宋祁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三年》是宋代詩人宋祁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三年宦牒托東侯,
旌蕩危心斛貯愁。
一命鴻毛徒許國,
單身螢火若驚秋。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宦海中度過三年的心境。他將自己的官職托付給東侯,意味著他在官場上的辛苦和努力。旌蕩危心斛貯愁,表達了他內心的憂愁和掙扎。一命鴻毛徒許國,指出即使是一根鴻毛般輕微的生命,也只能為國家做出微不足道的貢獻。單身螢火若驚秋,比喻他在官場中的孤獨和脆弱,如同秋天的螢火蟲一樣容易受到驚嚇。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在宦海中的心情和感受。作者以自己的親身經歷,揭示了官場的殘酷和無奈。他將自己的官職托付給東侯,表達了對官場的厭倦和對個人命運的無奈。旌蕩危心斛貯愁,形象地描繪了作者內心的憂愁和掙扎,表達了他在官場中的壓力和困惑。一命鴻毛徒許國,表達了作者對自己微不足道的存在感的認識,以及對國家的忠誠和責任感。單身螢火若驚秋,通過對螢火蟲的比喻,表達了作者在官場中的孤獨和脆弱,以及容易受到外界干擾和傷害的狀態。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揭示了作者在官場中的心境和感受,表達了對官場的厭倦和對個人命運的無奈,同時也表達了對國家的忠誠和責任感。這首詩詞在表達個人情感的同時,也具有普遍的社會意義,讓讀者對官場和人生有所思考。
“三年宦牒托東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ān nián
三年
sān nián huàn dié tuō dōng hóu, jīng dàng wēi xīn hú zhù chóu.
三年宦牒托東侯,旌蕩危心斛貯愁。
yī mìng hóng máo tú xǔ guó, dān shēn yíng huǒ ruò jīng qiū.
一命鴻毛徒許國,單身螢火若驚秋。
“三年宦牒托東侯”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