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源豕韋派”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分源豕韋派”全詩
年事推兄忝,人才覺弟優。
經過辨豐劍,意氣逐吳鉤。
垂翅徒衰老,先鞭不滯留。
本枝凌歲晚,高義豁窮愁。
他日臨江待,長沙舊驛樓。
分類: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重送劉十弟判官》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重送劉十弟判官》是唐代杜甫的一首詩,寫給名叫劉十的弟弟,送他作為判官的官職。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分源豕韋派,別浦雁賓秋。
分隔自聚散,別離在寒秋。
年事推兄忝,人才覺弟優。
年紀推崇兄,才能知弟超群。
經過辨豐劍,意氣逐吳鉤。
曾經歷過戰爭,刀劍辨功高;志向氣概追求,看重武勇達。
垂翅徒衰老,先鞭不滯留。
鶴垂翅膀已老,馬在前不遲留。
本枝凌歲晚,高義豁窮愁。
我年歲已經晚,高尚的道德可以解除窮苦和憂愁。
他日臨江待,長沙舊驛樓。
即使將來來到江邊,等待時機,還是和往昔一樣長沙舊驛樓。
這首詩通過兄弟間的分離和重聚的情感表達了杜甫對弟弟劉十的思念和祝福之情。詩中杜甫把自己比作老鶴,把劉十比作奔馬,表達了擔心自己年紀已經老,擔心無法與弟弟一起共同努力的擔憂。但同時也表達了對弟弟才能的認可和鼓勵,希望他能在官場上有所作為。最后兩句寓意著作者希望弟弟能夠一如既往地來到杜甫所在地長沙,與杜甫再次相聚。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兄弟之間真摯的情感和對弟弟的期許,展現了杜甫旗幟鮮明的個人情懷和家國情懷。
“分源豕韋派”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òng sòng liú shí dì pàn guān
重送劉十弟判官
fēn yuán shǐ wéi pài, bié pǔ yàn bīn qiū.
分源豕韋派,別浦雁賓秋。
nián shì tuī xiōng tiǎn, rén cái jué dì yōu.
年事推兄忝,人才覺弟優。
jīng guò biàn fēng jiàn, yì qì zhú wú gōu.
經過辨豐劍,意氣逐吳鉤。
chuí chì tú shuāi lǎo, xiān biān bù zhì liú.
垂翅徒衰老,先鞭不滯留。
běn zhī líng suì wǎn, gāo yì huō qióng chóu.
本枝凌歲晚,高義豁窮愁。
tā rì lín jiāng dài, cháng shā jiù yì lóu.
他日臨江待,長沙舊驛樓。
“分源豕韋派”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卦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