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趾厭局促”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舉趾厭局促”全詩
通為一沮洳,哀此涂泥渥。
居寄佛殺山,舉趾厭局促。
余飄污巾幾,積潤繁篁竹。
門前耕野靜,時得舒倦目。
美哉百畝稻,整整照人綠。
深蕪下白鳥,霽嶺明秀木。
感此歌豐年,卒歲期飽腹。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苦雨》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苦雨》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張耒。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雨天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感慨和對豐收的喜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重云冒山椒,大江浸其麓。
通為一沮洳,哀此涂泥渥。
居寄佛殺山,舉趾厭局促。
余飄污巾幾,積潤繁篁竹。
門前耕野靜,時得舒倦目。
美哉百畝稻,整整照人綠。
深蕪下白鳥,霽嶺明秀木。
感此歌豐年,卒歲期飽腹。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雨天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生活場景,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感慨和對豐收的喜悅之情。
詩的開頭寫道“重云冒山椒,大江浸其麓”,形容了烏云密布的天空和大江水淹沒山腳的景象,給人一種壓抑和沉悶的感覺。接著,“通為一沮洳,哀此涂泥渥”,表達了作者對于這種濕潤的環境的不滿和悲傷。
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作者居住的地方,佛殺山,作者感到局促不安,希望能夠擺脫束縛。作者的生活狀態也被描繪出來,污巾幾飄蕩,積潤繁篁竹,顯示了作者的貧困和艱辛。
然而,詩的后半部分轉折出現,門前的耕野靜謐,讓人感到舒適和放松。美麗的稻田整整齊齊地照耀著人們的眼睛,白鳥在茂密的蘆葦叢中穿梭,明亮的樹木在山嶺上閃耀。這些景象讓作者感受到了豐收的喜悅,詩的結尾表達了對豐年的感激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觀和生活場景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矛盾感受,同時也展現了對豐收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舉趾厭局促”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kǔ yǔ
苦雨
zhòng yún mào shān jiāo, dà jiāng jìn qí lù.
重云冒山椒,大江浸其麓。
tōng wèi yī jù rù, āi cǐ tú ní wò.
通為一沮洳,哀此涂泥渥。
jū jì fú shā shān, jǔ zhǐ yàn jú cù.
居寄佛殺山,舉趾厭局促。
yú piāo wū jīn jǐ, jī rùn fán huáng zhú.
余飄污巾幾,積潤繁篁竹。
mén qián gēng yě jìng, shí dé shū juàn mù.
門前耕野靜,時得舒倦目。
měi zāi bǎi mǔ dào, zhěng zhěng zhào rén lǜ.
美哉百畝稻,整整照人綠。
shēn wú xià bái niǎo, jì lǐng míng xiù mù.
深蕪下白鳥,霽嶺明秀木。
gǎn cǐ gē fēng nián, zú suì qī bǎo fù.
感此歌豐年,卒歲期飽腹。
“舉趾厭局促”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二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