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鳶木杪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風鳶木杪悲”全詩
霜雁田中靜,風鳶木杪悲。
川原今自若,龍虎昔交馳。
丘隴耕桑盡,千年不復知。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歲暮書事十二首》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歲暮書事十二首》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牛羊已歸去,殘照滿山陂。
農民已經將牛羊趕回家,夕陽的余輝灑滿山間的水塘。
霜雁田中靜,風鳶木杪悲。
田野中的鴻雁在霜天下靜靜地停留,高飛的風箏在樹梢上悲鳴。
川原今自若,龍虎昔交馳。
原野如今平靜安寧,昔日的龍虎奔馳交戰的景象已經過去。
丘隴耕桑盡,千年不復知。
丘隴之間的耕作和桑田已經消失殆盡,千年來的變遷已經無從得知。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歲末農田的景象,表達了時光流轉、歲月更迭的主題。牛羊歸去、殘照滿山陂,暗示著農民們一年的辛勤勞作已經結束,夕陽的余輝映照在水塘中,給人一種寧靜和溫暖的感覺。霜雁靜立、風鳶悲鳴,表達了自然界的寂靜和哀愁,與農田的寧靜形成鮮明的對比。川原平靜、龍虎交馳,暗示著歷史的變遷和戰亂的過去,如今的世界已經安寧。丘隴的耕作和桑田已經消失,千年的變遷已經無從得知,表達了歲月流轉、歷史的無常和人事的渺小。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象和歷史變遷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轉和歲月更迭的思考。同時,通過對農田和自然界的描繪,展現了自然與人類的關系,以及人類在歷史長河中的渺小和無常。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深刻的意境,表達了對時間和歷史的思考,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風鳶木杪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uì mù shū shì shí èr shǒu
歲暮書事十二首
niú yáng yǐ guī qù, cán zhào mǎn shān bēi.
牛羊已歸去,殘照滿山陂。
shuāng yàn tián zhōng jìng, fēng yuān mù miǎo bēi.
霜雁田中靜,風鳶木杪悲。
chuān yuán jīn zì ruò, lóng hǔ xī jiāo chí.
川原今自若,龍虎昔交馳。
qiū lǒng gēng sāng jǐn, qiān nián bù fù zhī.
丘隴耕桑盡,千年不復知。
“風鳶木杪悲”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