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莖蟲莫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枯莖蟲莫吟”全詩
野荒田已獲,江暗夕多陰。
夜語聞山雨,無眠聽楚砧。
敝裘還補綻,披拂動歸心。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秋日》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日》
隕葉鳥不顧,
枯莖蟲莫吟。
野荒田已獲,
江暗夕多陰。
夜語聞山雨,
無眠聽楚砧。
敝裘還補綻,
披拂動歸心。
中文譯文:
秋天的日子,
落葉的鳥兒不再關注,
干枯的莖上的蟲子也不再吟唱。
荒涼的田野已經收獲,
江水在黃昏時分變得更加陰暗。
夜晚里聽到山上的雨聲,
輾轉難眠,傾聽著楚國的砧杵聲。
破舊的衣裳還有些補丁,
披掛著動蕩的歸心。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秋天的景象,以及作者內心的感受。詩中的景物和意象都帶有深刻的象征意義。
首先,隕落的葉子和不再關注的鳥兒,表達了秋天的凋零和離別之感。這種景象暗示著歲月的流轉和生命的無常。
其次,枯莖上的蟲子不再吟唱,暗示著大自然的靜默和寂寞。這種寂靜的氛圍進一步強調了秋天的凄涼和孤寂。
然后,詩中提到的野荒田已經獲得豐收,暗示著勞動的成果和希望的到來。這種對收獲的描繪給予了讀者一絲溫暖和希望。
接著,江水在黃昏時分變得更加陰暗,夜晚里聽到山上的雨聲,以及楚國的砧杵聲,都營造出一種憂郁和沉重的氛圍。這種氛圍與作者內心的不安和焦慮相呼應。
最后,詩中提到的破舊的衣裳還有些補丁,披掛著動蕩的歸心,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歸屬感和對過往的回憶。這種歸心的動蕩和衣裳的破舊,暗示著作者經歷了一段艱難的時光,但仍然堅持著自己的信念和歸屬。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描繪秋天的景象和表達作者內心的感受,展現了生命的無常、歲月的流轉、勞動的成果、憂郁的氛圍以及對歸屬的渴望。讀者在欣賞這首詩時,可以感受到秋天的凄涼和寂寞,同時也能夠從中體會到作者對生活的思考和對未來的期許。
“枯莖蟲莫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rì
秋日
yǔn yè niǎo bù gù, kū jīng chóng mò yín.
隕葉鳥不顧,枯莖蟲莫吟。
yě huāng tián yǐ huò, jiāng àn xī duō yīn.
野荒田已獲,江暗夕多陰。
yè yǔ wén shān yǔ, wú mián tīng chǔ zhēn.
夜語聞山雨,無眠聽楚砧。
bì qiú hái bǔ zhàn, pī fú dòng guī xīn.
敝裘還補綻,披拂動歸心。
“枯莖蟲莫吟”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