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待梧桐報即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可待梧桐報即知”全詩
涼風白露愁先覺,可待梧桐報即知。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秋》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張耒。這首詩描繪了秋天的景象和情感。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日落星稀河漢微,
清秋一點水螢飛。
涼風白露愁先覺,
可待梧桐報即知。
詩意:
這首詩以秋天的景象為背景,通過描繪夜晚的景色和自然現象,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思考。詩中的景物和意象都與秋天相關,展現了秋天的涼爽和寂靜。
賞析:
首先,詩的開頭描述了夜晚的景色,日落后星星稀疏,河流和銀河微弱。這種描繪給人一種寧靜和寂靜的感覺,與秋天的氣氛相契合。
接著,詩中提到了清秋和水螢。清秋代表著秋天的清爽和涼意,而水螢則是秋天夜晚常見的景象。這兩個意象都增強了秋天的氛圍,同時也暗示了作者內心的情感。
第三句描述了涼風和白露,這是秋天常見的自然現象。涼風和白露的出現讓人感到涼爽,但也引發了作者的愁思。這種愁思可能是因為秋天的離別和變遷,或者是對時光流逝的感慨。
最后一句表達了等待梧桐樹的報信。梧桐樹是秋天的象征之一,它的葉子會在秋天變黃并落下。這句話暗示著秋天的到來,也暗示著作者對秋天的期待和思考。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描繪秋天的景象和運用相關的意象,表達了作者對秋天的感受和思考。詩中的涼爽、寂靜和愁思,與秋天的氣氛相呼應,給人一種深沉而富有情感的感覺。
“可待梧桐報即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秋
rì luò xīng xī hé hàn wēi, qīng qiū yì diǎn shuǐ yíng fēi.
日落星稀河漢微,清秋一點水螢飛。
liáng fēng bái lù chóu xiān jué, kě dài wú tóng bào jí zhī.
涼風白露愁先覺,可待梧桐報即知。
“可待梧桐報即知”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