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際竹清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風際竹清疏”全詩
霜余槐老壯,風際竹清疏。
啄木高逾響,鹡鸰飛且呼。
二年親友絕,惟有對禽魚。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冬日雜興六首》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冬日雜興六首》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水落橋痕在,沙干岸草枯。
冬天河水退去,橋上的痕跡依然可見,河岸上的沙土干裂,草木也枯萎了。
霜余槐老壯,風際竹清疏。
霜露余溫使槐樹顯得更加茂盛,風吹過竹林,清晰而稀疏。
啄木高逾響,鹡鸰飛且呼。
啄木鳥高高地啄木,發出響亮的聲音,而鹡鸰在飛翔時也發出呼叫聲。
二年親友絕,惟有對禽魚。
兩年來親友們都疏遠了,只有和鳥魚為伴。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冬日的景象,表達了孤獨和寂寞的情感。作者以自然景物為媒介,將自己內心的孤獨感和對親友疏遠的感受表達出來。水落橋痕、沙干岸草枯等描繪了冬天的凄涼景象,而槐樹的茂盛和竹林的清疏則反映了孤獨的心境。啄木鳥的高亢啄木聲和鹡鸰的呼叫聲,更加強調了作者的孤獨感。最后一句"二年親友絕,惟有對禽魚"則表達了作者只有和鳥魚為伴的寂寞境地。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凄美的語言,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表達內心情感,展現了冬日的孤獨和寂寞之美。同時,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人情感的獨特表達方式。
“風際竹清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ōng rì zá xìng liù shǒu
冬日雜興六首
shuǐ luò qiáo hén zài, shā gàn àn cǎo kū.
水落橋痕在,沙干岸草枯。
shuāng yú huái lǎo zhuàng, fēng jì zhú qīng shū.
霜余槐老壯,風際竹清疏。
zhuó mù gāo yú xiǎng, jí líng fēi qiě hū.
啄木高逾響,鹡鸰飛且呼。
èr nián qīn yǒu jué, wéi yǒu duì qín yú.
二年親友絕,惟有對禽魚。
“風際竹清疏”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六魚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