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葉能幾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余葉能幾許”全詩
天寒諸瀨急,野闊四山來。
余葉能幾許,高鴻殊未回。
年年洛陽道,歲晚厭風埃。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冬日雜書六首》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冬日雜書六首》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望極添秋思,
樓高動旅懷。
天寒諸瀨急,
野闊四山來。
望著遠方,思念之情愈發濃烈,
登上高樓,心中的旅途之思潮起伏。
寒冷的天氣使得江河湖泊流動迅猛,
廣袤的原野中四面山巒向我走來。
余葉能幾許,
高鴻殊未回。
年年洛陽道,
歲晚厭風埃。
我這殘存的葉子還能飄落多久,
高飛的大雁尚未歸來。
每年都要經過洛陽的道路,
歲月漸晚,我對風塵感到厭倦。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冬日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遠方的思念之情和對歲月流轉的感慨。詩人站在高樓之上,眺望遠方,感嘆自然界的變化和人生的短暫。他用天寒諸瀨急、野闊四山來來形容冬日的景象,展現了大自然的壯麗和變幻。詩中的余葉和高鴻象征著詩人自己,他們都在歲月的流轉中經歷著變化和離別。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歲月的厭倦和對塵世的煩惱,希望能遠離塵囂,追求內心的寧靜。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冬日的景象,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人生的思考。同時,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將自然景象與人生經歷相結合,使詩詞更具有意境和哲理。整首詩詞意境深遠,給人以思考和共鳴的空間。
“余葉能幾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ōng rì zá shū liù shǒu
冬日雜書六首
wàng jí tiān qiū sī, lóu gāo dòng lǚ huái.
望極添秋思,樓高動旅懷。
tiān hán zhū lài jí, yě kuò sì shān lái.
天寒諸瀨急,野闊四山來。
yú yè néng jǐ xǔ, gāo hóng shū wèi huí.
余葉能幾許,高鴻殊未回。
nián nián luò yáng dào, suì wǎn yàn fēng āi.
年年洛陽道,歲晚厭風埃。
“余葉能幾許”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