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去書全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老去書全懶”全詩
梅如相見喜,雁有欲歸聲。
老去書全懶,閑中酒愈傾。
窮通付吾道,不復問君平。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冬至后三日三首》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冬至后三日三首》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水國過冬至,風光春已生。
梅如相見喜,雁有欲歸聲。
這首詩詞以冬至后的三天為背景,描繪了冬至過后的景象。作者用簡潔的語言表達了春天已經到來的喜悅之情。水國指的是江南地區,冬至過后,春天的氣息已經開始顯現。
詩中提到了梅花,梅花是冬天中最早開放的花朵之一,它的出現象征著春天的到來。作者以梅花相見喜的形象,表達了對春天的期待和喜悅之情。
詩中還提到了雁的歸來聲音,雁是候鳥,冬天時常飛往南方溫暖的地方過冬,而春天到來時,它們會返回北方。雁的歸來聲音預示著春天的到來,也給人們帶來了希望和喜悅。
詩的后半部分表達了作者的個人感受和心境。他說自己年紀漸長,對讀書已經變得懶散,而閑暇時光中更加傾向于飲酒。這表明作者對于物質享受的追求,以及對于人生境遇的淡然態度。
最后兩句“窮通付吾道,不復問君平”,表達了作者對于人生的領悟。他認為無論是貧窮還是富有,都是他個人修行的一部分,不再關心他人的境遇。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冬至后的景象,表達了對春天的期待和喜悅之情,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于個人生活和人生境遇的思考。
“老去書全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ōng zhì hòu sān rì sān shǒu
冬至后三日三首
shuǐ guó guò dōng zhì, fēng guāng chūn yǐ shēng.
水國過冬至,風光春已生。
méi rú xiāng jiàn xǐ, yàn yǒu yù guī shēng.
梅如相見喜,雁有欲歸聲。
lǎo qù shū quán lǎn, xián zhōng jiǔ yù qīng.
老去書全懶,閑中酒愈傾。
qióng tōng fù wú dào, bù fù wèn jūn píng.
窮通付吾道,不復問君平。
“老去書全懶”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四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