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雁歸鴉錯回首”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過雁歸鴉錯回首”全詩
清秋落日已側身,過雁歸鴉錯回首。
緊腦雄姿迷所向,疏翮稀毛不可狀。
強神迷復皂雕前,俊才早在蒼鷹上。
風濤颯颯寒山陰,熊羆欲蟄龍蛇深。
念爾此時有一擲,失聲濺血非其心。
分類: 哲理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呀鶻行》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呀鶻行》是一首寫病鶻的詩,作者杜甫以病鶻為喻,寫出了自己的孤獨與失意。
詩中描繪了病鶻飛行時的情景,它孤獨地翱翔于天空,被塵世間丑陋景象所困擾。每當夜幕降臨時,病鶻就以衰落的柳樹作為棲身之所。
詩人將描繪的焦點轉向了秋日的落日,病鶻在秋日的陽光下已經變得有些側身飛行,仿佛它忘記了要去追逐南飛的大雁,反而誤以為是鴉雀歸巢。
然而,詩人接著描述了病鶻的形態。病鶻雖然精神旺盛,腦袋晃動時桀驁不讓,但翅膀松散稀疏,身上的羽毛也已變得無法辨識。它曾經的威武雄壯與華麗才華已經迷失在以前那只黑色的老鷹之中。
接下來的詩句表達了作者對風浪、山影和冬季的逼近,以及動物世界中的龍虎蛇熊的變化。他想到自己,認為自己此時也處在重重困境之中,感到寂寞與失意。作者念及此境,意猶未盡,情緒激蕩,難以追求理想,表達出內心的痛苦和無奈。
總體而言,《呀鶻行》以病鶻為寄托,折射出杜甫自己的境遇和情感體驗。通過詩中的景象描寫和抒發,呈現出病鶻的孤獨和深情,也折射出杜甫的孤寂和失意,深化了詩的內涵和意義。
“過雁歸鴉錯回首”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a gǔ xíng
呀鶻行
bìng gǔ gū fēi sú yǎn chǒu, měi yè jiāng biān sù shuāi liǔ.
病鶻孤飛俗眼丑,每夜江邊宿衰柳。
qīng qiū luò rì yǐ cè shēn,
清秋落日已側身,
guò yàn guī yā cuò huí shǒu.
過雁歸鴉錯回首。
jǐn nǎo xióng zī mí suǒ xiàng, shū hé xī máo bù kě zhuàng.
緊腦雄姿迷所向,疏翮稀毛不可狀。
qiáng shén mí fù zào diāo qián, jùn cái zǎo zài cāng yīng shàng.
強神迷復皂雕前,俊才早在蒼鷹上。
fēng tāo sà sà hán shān yīn,
風濤颯颯寒山陰,
xióng pí yù zhé lóng shé shēn.
熊羆欲蟄龍蛇深。
niàn ěr cǐ shí yǒu yī zhì, shī shēng jiàn xuè fēi qí xīn.
念爾此時有一擲,失聲濺血非其心。
“過雁歸鴉錯回首”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