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臂爾平郊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少年臂爾平郊去”全詩
劍翎鉤爪目如電,利吻新淬龍泉鋒。
少年臂爾平郊去,草動人呼躍寒兔。
竦身下擊霹靂忙,毛逐奔風血濡距。
爾能搏兔不能食,未飽中腸行復擊。
主人厭兔爾尚饑,一生不快為人役。
蒿間黃雀鳴啾啾,饑啄野粟心無求。
賦形雖小技能薄,不受羈縻得自由。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籠鷹詞》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籠鷹詞》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張耒。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八月獲黍霜野空,
在八月的早晨,野外空曠之地上,黍子上結滿了霜。
蒼鷹羽齊初出籠。
一只蒼鷹剛剛從籠子里飛出,羽毛整齊有序。
劍翎鉤爪目如電,
它的翅膀像劍一樣鋒利,爪子像鉤一樣鋒利,眼神如電般炯炯有神。
利吻新淬龍泉鋒。
它的嘴巴鋒利如新淬煉的劍,有著龍泉劍鋒的銳利。
少年臂爾平郊去,
年輕人揮動著胳膊,平步青云,離開郊野。
草動人呼躍寒兔。
草叢中動物的奔跑聲,人們呼喊聲,寒冷的兔子跳躍著。
竦身下擊霹靂忙,
蒼鷹挺起身子,向下俯沖,迅速地擊中目標。
毛逐奔風血濡距。
羽毛隨著風奔馳,血染紅了距離。
爾能搏兔不能食,
它能夠捕捉到兔子,但卻不能吃飽。
未飽中腸行復擊。
肚子還沒有填飽,它再次出擊。
主人厭兔爾尚饑,
主人對兔子感到厭煩,而蒼鷹仍然饑餓。
一生不快為人役。
它寧愿一生都不快樂地為人類服務。
蒿間黃雀鳴啾啾,
在蒿草叢中,黃雀發出啾啾的鳴叫聲。
饑啄野粟心無求。
它饑餓地啄食著野生的谷粒,內心沒有任何欲望。
賦形雖小技能薄,
它的體型雖然小,技能雖然有限。
不受羈縻得自由。
但它不受任何束縛,擁有自由。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只蒼鷹的形象和行為。蒼鷹初出籠時,展現出鋒利的翅膀、爪子和目光,具有強大的攻擊力。它在草原上追逐兔子,展現出迅猛的速度和敏銳的感知能力。然而,盡管它能夠捕捉到兔子,卻不能滿足自己的饑餓。主人對兔子感到厭煩,而蒼鷹仍然饑餓,它寧愿不受束縛地自由生活。最后,詩人通過描繪黃雀的形象,與蒼鷹形成對比,表達了蒼鷹雖然體型小、技能有限,但卻能夠擁有自由的內心狀態。
這首詩詞通過對蒼鷹的描寫,表達了對自由的向往和追求。蒼鷹雖然受到主人的束縛,但它仍然保持著自己的本性和追求自由的精神。整首詩詞以蒼鷹為主題,通過對蒼鷹的描繪,展現了自由的價值和意義,表達了詩人對自由的渴望和追求。
“少年臂爾平郊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óng yīng cí
籠鷹詞
bā yuè huò shǔ shuāng yě kōng, cāng yīng yǔ qí chū chū lóng.
八月獲黍霜野空,蒼鷹羽齊初出籠。
jiàn líng gōu zhǎo mù rú diàn, lì wěn xīn cuì lóng quán fēng.
劍翎鉤爪目如電,利吻新淬龍泉鋒。
shào nián bì ěr píng jiāo qù, cǎo dòng rén hū yuè hán tù.
少年臂爾平郊去,草動人呼躍寒兔。
sǒng shēn xià jī pī lì máng, máo zhú bēn fēng xuè rú jù.
竦身下擊霹靂忙,毛逐奔風血濡距。
ěr néng bó tù bù néng shí, wèi bǎo zhōng cháng xíng fù jī.
爾能搏兔不能食,未飽中腸行復擊。
zhǔ rén yàn tù ěr shàng jī, yī shēng bù kuài wéi rén yì.
主人厭兔爾尚饑,一生不快為人役。
hāo jiān huáng què míng jiū jiū, jī zhuó yě sù xīn wú qiú.
蒿間黃雀鳴啾啾,饑啄野粟心無求。
fù xíng suī xiǎo jì néng báo, bù shòu jī mí dé zì yóu.
賦形雖小技能薄,不受羈縻得自由。
“少年臂爾平郊去”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