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歌還入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商歌還入夜”全詩
出涕同斜日,臨風看去塵。
商歌還入夜,巴俗自為鄰。
尚愧微軀在,遙聞盛禮新。
山東群盜散,闕下受降頻。
諸將歸應盡,題書報旅人。
分類:
作者簡介(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與嚴二郎奉禮別》杜甫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與嚴二郎告別
別你,誰能溫暖我的眼睛,如今我已經年老病纏。我和夕陽一樣淚流不止,站在風中眺望遠方的塵土。
商歌唱完了,夜幕降臨,我卻身處巴蜀的鄉村。我雖然身體微弱,但我遠遠聽到了盛大的禮儀之聲。
山東的盜匪已經被平定,朝廷下令接受他們的投降。諸位將領應該都已經回歸,我會在書上留下我的祝福,交給旅人帶回去。
詩意:
這首詩是杜甫與嚴二郎告別時所作。杜甫在詩中表達了對友人的離別之情,同時也對自己的身體狀況和國家的局勢有所感慨。他感嘆自己身體微弱,但仍然能夠聽到盛大的禮儀之聲,表現出他對國家的關注和憂慮。他也提到了山東的盜匪被平定,朝廷接受他們的投降,表現出對國家安定的期望和支持。
賞析:
這首詩以杜甫的典型風格寫就,語言簡潔而富有詩意。詩中通過描繪自己的身體狀況和離別之情,表現了對友情和國家的關注和憂慮。他用“商歌”和“巴俗”來形容自己所在的環境,突出了自己的孤獨和落寞。同時,他也表現出對國家安定和發展的期望和支持,體現了他對國家的忠誠和熱愛。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是杜甫詩歌中的佳作。
“商歌還入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ǔ yán èr láng fèng lǐ bié
與嚴二郎奉禮別
bié jūn shuí nuǎn yǎn, jiāng lǎo bìng chán shēn.
別君誰暖眼,將老病纏身。
chū tì tóng xié rì, lín fēng kàn qù chén.
出涕同斜日,臨風看去塵。
shāng gē hái rù yè, bā sú zì wèi lín.
商歌還入夜,巴俗自為鄰。
shàng kuì wēi qū zài, yáo wén shèng lǐ xīn.
尚愧微軀在,遙聞盛禮新。
shān dōng qún dào sàn, què xià shòu xiáng pín.
山東群盜散,闕下受降頻。
zhū jiàng guī yīng jǐn, tí shū bào lǚ rén.
諸將歸應盡,題書報旅人。
“商歌還入夜”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二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