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名與世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功名與世事”全詩
病悰拋酷暑,詩興得高秋。
晝靜塵埃少,宵涼河漢浮。
青傷桐葉膩,爽奪蕙蘭柔。
晚歲寒將屆,群芳葉不收。
幽人多感慨,啼鴃助騷愁。
病懶非高臥,疏迂卻自由。
功名與世事,擺落醉鄉游。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斜日二首》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斜日二首》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詩意表達了作者在秋天的時節,身體疲憊,但心境卻愉悅,感受到了秋天的美好。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伏盡金才壯,天高火欲流。
病悰拋酷暑,詩興得高秋。
晝靜塵埃少,宵涼河漢浮。
青傷桐葉膩,爽奪蕙蘭柔。
晚歲寒將屆,群芳葉不收。
幽人多感慨,啼鴃助騷愁。
病懶非高臥,疏迂卻自由。
功名與世事,擺落醉鄉游。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表達個人情感,展現了作者對秋天的獨特感受和思考。
首先,詩的前兩句“伏盡金才壯,天高火欲流”描繪了夏天的炎熱和燥熱的天氣,以及作者身體疲憊的狀態。接著,詩中提到“病悰拋酷暑,詩興得高秋”,表達了作者因為病患而擺脫了酷暑的困擾,心情愉悅,詩興高漲。
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秋天的景色和氛圍。白天安靜,塵埃少,夜晚涼爽,河漢(即銀河)在天空中流動。桐葉已經變黃,膩滑的感覺已經消失,而秋天的涼爽則取代了蕙蘭花的柔軟。
詩的后半部分表達了作者對年歲的感慨和對生活的思考。作者提到群芳的葉子不再收拾,意味著秋天已經接近尾聲。幽居的人們多感慨萬分,而啼鳥的聲音更加增添了憂愁的氛圍。作者表示自己雖然病懶,但并不喜歡高高在上地躺臥,而是喜歡自由自在地過著疏遠世俗的生活。最后兩句“功名與世事,擺落醉鄉游”表達了作者對功名利祿和世俗事務的摒棄,選擇了追求自由和心靈的寧靜。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對個人情感的表達,展現了作者在秋天的時節,身體疲憊但心境愉悅的感受,以及對功名利祿和世俗事務的超脫追求。
“功名與世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é rì èr shǒu
斜日二首
fú jǐn jīn cái zhuàng, tiān gāo huǒ yù liú.
伏盡金才壯,天高火欲流。
bìng cóng pāo kù shǔ, shī xìng dé gāo qiū.
病悰拋酷暑,詩興得高秋。
zhòu jìng chén āi shǎo, xiāo liáng hé hàn fú.
晝靜塵埃少,宵涼河漢浮。
qīng shāng tóng yè nì, shuǎng duó huì lán róu.
青傷桐葉膩,爽奪蕙蘭柔。
wǎn suì hán jiāng jiè, qún fāng yè bù shōu.
晚歲寒將屆,群芳葉不收。
yōu rén duō gǎn kǎi, tí jué zhù sāo chóu.
幽人多感慨,啼鴃助騷愁。
bìng lǎn fēi gāo wò, shū yū què zì yóu.
病懶非高臥,疏迂卻自由。
gōng míng yǔ shì shì, bǎi luò zuì xiāng yóu.
功名與世事,擺落醉鄉游。
“功名與世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