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歸夢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悠悠歸夢賒”全詩
窗圍幽幌靜,風引晝簾斜。
清蔭延高柳,余紅惜晚花。
山居諳靜僻,詩句是生涯。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和晁十七晝眠》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晁十七晝眠》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張耒。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冉冉殘春去,悠悠歸夢賒。
春天漸漸逝去,夢境緩緩歸還。
窗圍幽幌靜,風引晝簾斜。
窗戶被幽暗的簾子圍繞,微風吹動白天的簾子斜斜垂下。
清蔭延高柳,余紅惜晚花。
清涼的樹蔭延伸到高高的柳樹上,余下的紅花也珍惜著晚霞。
山居諳靜僻,詩句是生涯。
居住在山間的人熟悉寧靜和幽僻,詩句成為他們的生活。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山居之人在春天的景象。作者通過描寫春天的離去和夢境的歸還,表達了時光的流轉和人生的短暫。詩中的窗戶、簾子、柳樹和花朵等意象,展示了自然界的變化和人與自然的親近。山居的寧靜和僻靜,使詩人能夠專注于創作詩句,將詩歌作為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追求。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和詩歌的熱愛,同時也傳達了對時光流逝和生命短暫的思考。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刻的意境,給人以靜謐和思索的感受,展示了宋代詩人獨特的審美情趣和生活態度。
“悠悠歸夢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cháo shí qī zhòu mián
和晁十七晝眠
rǎn rǎn cán chūn qù, yōu yōu guī mèng shē.
冉冉殘春去,悠悠歸夢賒。
chuāng wéi yōu huǎng jìng, fēng yǐn zhòu lián xié.
窗圍幽幌靜,風引晝簾斜。
qīng yīn yán gāo liǔ, yú hóng xī wǎn huā.
清蔭延高柳,余紅惜晚花。
shān jū ān jìng pì, shī jù shì shēng yá.
山居諳靜僻,詩句是生涯。
“悠悠歸夢賒”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