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灘頭水闊孤舟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灘頭水闊孤舟去”全詩
灘頭水闊孤舟去,渡口風寒白鷺啼。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田家二首》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田家二首》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田園景象,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觀察和感悟。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新插茅檐紅槿籬,
秋深黃葉已飛飛。
灘頭水闊孤舟去,
渡口風寒白鷺啼。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田園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生活場景,表達了作者對季節變遷和人生的思考。
首先,詩的開頭描述了田家新插的茅檐和紅槿籬,展現了一個寧靜而美麗的農家景象。這里的茅檐和紅槿籬象征著田園生活的安寧和溫馨。
接著,詩人描繪了秋深時黃葉紛飛的景象。黃葉飛舞的畫面給人一種凄涼和離別的感覺,暗示著季節的變遷和時光的流逝。這里的黃葉也可以被視為人生的象征,暗示著人們在歲月中的離散和別離。
第三和第四句描述了灘頭水闊的景象,孤舟駛向遠方。這里的孤舟可以被視為人生旅途中的個體,面對未知的未來和陌生的環境。渡口的風寒和白鷺的啼聲增添了一種凄涼和寂寞的氛圍,表達了作者對離別和孤獨的感受。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抒發了作者對季節變遷和人生離散的思考。它展示了田園生活的美好和寧靜,同時也表達了人們在時光流逝中所面臨的離別和孤獨。這首詩以簡潔而凄美的語言,喚起讀者對自然和人生的共鳴。
“灘頭水闊孤舟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ián jiā èr shǒu
田家二首
xīn chā máo yán hóng jǐn lí, qiū shēn huáng yè yǐ fēi fēi.
新插茅檐紅槿籬,秋深黃葉已飛飛。
tān tóu shuǐ kuò gū zhōu qù, dù kǒu fēng hán bái lù tí.
灘頭水闊孤舟去,渡口風寒白鷺啼。
“灘頭水闊孤舟去”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