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赤日風吹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城中赤日風吹沙”全詩
城中赤日風吹沙,老鴉銜火燒竹屋。
百尺長繩抽井底,井中泥滓多于水。
潭邊龍祠懸紙錢,誰令霹靂驚龍眠。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不雨》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不雨》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張耒。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干旱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于缺雨的憂慮和對自然力量的無奈。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齊安一郡雨不足,
稻畦土堅不入谷。
城中赤日風吹沙,
老鴉銜火燒竹屋。
百尺長繩抽井底,
井中泥滓多于水。
潭邊龍祠懸紙錢,
誰令霹靂驚龍眠。
詩詞的意境是描述了一個干旱的地方,整個郡縣都沒有足夠的雨水,導致稻田的土地變得堅硬,無法耕種。城中的陽光熾熱,風吹起沙塵,老鴉銜著火焰燒毀了竹屋。人們用長長的繩子從井底抽水,但井中的淤泥比水還多。在潭邊的龍祠上懸掛著紙錢,希望能喚醒沉睡的龍神,引來雷雨。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干旱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于干旱的擔憂和對自然力量的無奈。作者通過形象的描寫,展示了干旱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困難和痛苦,同時也表達了對于自然力量的敬畏和無法左右的感嘆。整首詩詞以干旱的景象為主線,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對于干旱的深切關注和對自然的敬畏之情。
“城中赤日風吹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ù yǔ
不雨
qí ān yī jùn yǔ bù zú, dào qí tǔ jiān bù rù gǔ.
齊安一郡雨不足,稻畦土堅不入谷。
chéng zhōng chì rì fēng chuī shā, lǎo yā xián huǒ shāo zhú wū.
城中赤日風吹沙,老鴉銜火燒竹屋。
bǎi chǐ zhǎng shéng chōu jǐng dǐ, jǐng zhōng ní zǐ duō yú shuǐ.
百尺長繩抽井底,井中泥滓多于水。
tán biān lóng cí xuán zhǐ qián, shuí lìng pī lì jīng lóng mián.
潭邊龍祠懸紙錢,誰令霹靂驚龍眠。
“城中赤日風吹沙”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