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蕪城作賦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誰是蕪城作賦才”全詩
月斜曉樹鳴鵯鵊,日暖春蕪放雉媒。
清洛夜聲縈谷轉,錦屏晴色照人來。
凄涼滿眼興亡恨,誰是蕪城作賦才。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芳華閣》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芳華閣》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張耒。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凄涼的景象,表達了對興亡和時光流轉的感慨。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玉仗無蹤輦路摧,
舊名猶得榜高臺。
月斜曉樹鳴鵯鵊,
日暖春蕪放雉媒。
清洛夜聲縈谷轉,
錦屏晴色照人來。
凄涼滿眼興亡恨,
誰是蕪城作賦才。
詩詞的意境是在芳華閣中,玉仗已經消失,輦路已經摧毀。盡管舊名依然高懸在榜高臺上,但是一切已經過去。月斜時分,樹上的鳴鵯鵊喚醒了清晨。陽光溫暖,春花盛開,雉媒在花叢中自由自在地舞動。夜晚,清洛的聲音回蕩在山谷中,錦屏上的晴朗色彩照亮了前來的人們。作者凝望著這一切,心中充滿了凄涼的情感,對興亡和時光流轉的悲嘆。他思考著,究竟是誰能夠在這蕪城之中寫出如此悲壯的賦詩。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景物和抒發情感,表達了對興亡和時光流轉的感慨。作者以凄涼的筆觸描繪了芳華閣的景象,通過對自然和人事的描寫,表達了對興盛和衰敗的深刻思考。整首詩詞以景物描寫為主,通過細膩的描繪和凄涼的情感,使讀者感受到了歲月的無情和人事的滄桑。
“誰是蕪城作賦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āng huá gé
芳華閣
yù zhàng wú zōng niǎn lù cuī, jiù míng yóu dé bǎng gāo tái.
玉仗無蹤輦路摧,舊名猶得榜高臺。
yuè xié xiǎo shù míng bēi jiá, rì nuǎn chūn wú fàng zhì méi.
月斜曉樹鳴鵯鵊,日暖春蕪放雉媒。
qīng luò yè shēng yíng gǔ zhuǎn, jǐn píng qíng sè zhào rén lái.
清洛夜聲縈谷轉,錦屏晴色照人來。
qī liáng mǎn yǎn xīng wáng hèn, shuí shì wú chéng zuò fù cái.
凄涼滿眼興亡恨,誰是蕪城作賦才。
“誰是蕪城作賦才”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