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巷往來聞好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里巷往來聞好語”全詩
時傾墻下一杯酒,不怕檐前三尺雨。
共言麥好歲當熟,里巷往來聞好語。
老大湯餅百不憂,折腳鐺中足烹煮。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苦寒二首》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苦寒二首》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山城新炭賤于土,
老翁守壚朝復暮。
時傾墻下一杯酒,
不怕檐前三尺雨。
共言麥好歲當熟,
里巷往來聞好語。
老大湯餅百不憂,
折腳鐺中足烹煮。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老翁在山城中的生活情景。詩中提到,新炭的價格比土貴,老翁每天早晨到晚上都守在壚邊。他在墻下傾斟一杯酒,不怕屋檐前的三尺雨水。他與人們共同談論著麥子的好收成,街巷中傳來好的言語。老翁不用擔心吃不飽,因為他可以在折腳鐺中烹煮足夠的湯餅。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個老翁樸素而堅守的生活。通過描述老翁守壚、傾酒、不怕雨水以及與人們交流的場景,詩人展現了老翁的堅韌和樂觀。盡管生活艱辛,老翁依然能夠從中找到樂趣和滿足。詩中的山城、新炭、土、麥子等元素,展示了宋代農村生活的一幅畫面,同時也反映了人們對于簡單生活的向往和珍惜。整首詩詞以平實的語言表達了對生活的熱愛和對堅守的敬佩,給人以深思和啟示。
“里巷往來聞好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kǔ hán èr shǒu
苦寒二首
shān chéng xīn tàn jiàn yú tǔ, lǎo wēng shǒu lú cháo fù mù.
山城新炭賤于土,老翁守壚朝復暮。
shí qīng qiáng xià yī bēi jiǔ, bù pà yán qián sān chǐ yǔ.
時傾墻下一杯酒,不怕檐前三尺雨。
gòng yán mài hǎo suì dāng shú, lǐ xiàng wǎng lái wén hǎo yǔ.
共言麥好歲當熟,里巷往來聞好語。
lǎo dà tāng bǐng bǎi bù yōu, zhé jiǎo dāng zhōng zú pēng zhǔ.
老大湯餅百不憂,折腳鐺中足烹煮。
“里巷往來聞好語”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