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庭石井欄”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中庭石井欄”全詩
晨興出戶視,風折山樹枝。
最愛堂東梅,洌寒亦弄姿。
夜來月中影,窺我讀書帷。
中庭石井欄,晨汲氣如炊。
今日復何事,環佩聯冰澌。
瓷罌有芳醇,庖舍具鮮肥。
地爐熾新炭,三酌對山妻。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臘月十八日蚤苦寒與家婦飲》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臘月十八日蚤苦寒與家婦飲》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臘月十八日清晨,寒冷難以早起,老雞叫聲苦澀而遲緩。我一早起床出門眺望,發現寒風折斷了山上的樹枝。我最喜歡庭院東邊的梅花,即使在嚴寒的天氣里,它依然展示出婀娜多姿的風采。夜晚月光照在窗簾上,透過帷幕,我偷窺著自己讀書的身影。庭院中的石井旁,清晨汲水的聲音如同炊煙升起。今天又是怎樣的一天呢?環佩上掛著冰霜,仿佛在提醒我時間的流逝。瓷罌中盛滿了芳香的美酒,廚房里備有新鮮的肥美食材。地爐中燃燒著熾熱的木炭,我與山間的妻子共飲三杯。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冬日清晨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的觀察和感受。寒冷的天氣使人難以早起,老雞的叫聲也顯得沉悶而遲緩,這反映了作者對冬季的不適感。然而,盡管寒冷,庭院中的梅花依然傲然開放,展示出堅韌和美麗。夜晚的月光透過窗簾,照在作者讀書的身影上,這象征著知識和智慧的啟迪。清晨汲水的聲音和爐中燃燒的木炭,以及與妻子共飲的場景,展現了家庭溫暖和團結的氛圍。
整首詩詞以冬日清晨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家庭生活,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和對家庭的珍視。同時,詩中也融入了對時間流逝的思考,以及對知識和智慧的追求。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優美的語言,展示了宋代文人對自然和家庭的獨特感悟,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中庭石井欄”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à yuè shí bā rì zǎo kǔ hán yǔ jiā fù yǐn
臘月十八日蚤苦寒與家婦飲
hán yè bù kě dàn, lǎo jī míng kǔ chí.
寒夜不可旦,老雞鳴苦遲。
chén xīng chū hù shì, fēng zhé shān shù zhī.
晨興出戶視,風折山樹枝。
zuì ài táng dōng méi, liè hán yì nòng zī.
最愛堂東梅,洌寒亦弄姿。
yè lái yuè zhōng yǐng, kuī wǒ dú shū wéi.
夜來月中影,窺我讀書帷。
zhōng tíng shí jǐng lán, chén jí qì rú chuī.
中庭石井欄,晨汲氣如炊。
jīn rì fù hé shì, huán pèi lián bīng sī.
今日復何事,環佩聯冰澌。
cí yīng yǒu fāng chún, páo shě jù xiān féi.
瓷罌有芳醇,庖舍具鮮肥。
dì lú chì xīn tàn, sān zhuó duì shān qī.
地爐熾新炭,三酌對山妻。
“中庭石井欄”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