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下未足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為下未足嗟”全詩
桓公自人雄,為下未足嗟。
頗怪蔡中郎,為董受疵瑕。
因之以取死,曾不念漢家。
士固感知己,尚安知其它。
搜牢則可誅,好邕自其佳。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權勢》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權勢》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張耒。這首詩詞描述了權勢在世間的重要性,以及一些歷史人物的命運。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權勢世所重,
桓溫役孟嘉。
桓公自人雄,
為下未足嗟。
權勢在世間是備受重視的,
桓溫曾征服了孟嘉。
桓公自己是個英雄,
但他覺得自己的地位還不夠滿足。
頗怪蔡中郎,
為董受疵瑕。
因之以取死,
曾不念漢家。
作者對蔡中郎有些不滿,
因為他為了追求權勢而忽視了自己的缺點。
因此,他選擇了自殺,
卻沒有考慮到對漢家的忠誠。
士固感知己,
尚安知其它。
搜牢則可誅,
好邕自其佳。
作者認為真正的士人會感激知己的理解,
而不會只關心自己的利益。
只有通過深入調查才能找到罪犯,
而善良的人自然會受到贊賞。
這首詩詞通過描述權勢的重要性和一些歷史人物的命運,表達了作者對權力和人性的思考。它提醒人們要珍惜真正的友誼和道德價值,而不是只追求權勢和私利。
“為下未足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uán shì
權勢
quán shì shì suǒ zhòng, huán wēn yì mèng jiā.
權勢世所重,桓溫役孟嘉。
huán gōng zì rén xióng, wéi xià wèi zú jiē.
桓公自人雄,為下未足嗟。
pō guài cài zhōng láng, wèi dǒng shòu cī xiá.
頗怪蔡中郎,為董受疵瑕。
yīn zhī yǐ qǔ sǐ, céng bù niàn hàn jiā.
因之以取死,曾不念漢家。
shì gù gǎn zhī jǐ, shàng ān zhī qí tā.
士固感知己,尚安知其它。
sōu láo zé kě zhū, hǎo yōng zì qí jiā.
搜牢則可誅,好邕自其佳。
“為下未足嗟”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