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冉朝雨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冉冉朝雨霽”全詩
鮮鮮中庭草,往色日已敷。
童子惡其蕃。
謁我盡掃除。
我為再三擷,愛之不能鋤。
人生群動中,一氣本不殊。
奈何欲自私,害彼安其軀。
況我麋塵性,得此亦可娛。
延蔓藩籬間,常若田野居。
亭亭濯露曉,偃偃披風余。
所嗜乃若此,我生合樵漁。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庭草》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庭草》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張耒。這首詩描繪了庭院中的青草,以及詩人對自然的贊美和對生活的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冉冉朝雨霽,欣欣禽哺雛。
鮮鮮中庭草,往色日已敷。
童子惡其蕃。謁我盡掃除。
我為再三擷,愛之不能鋤。
人生群動中,一氣本不殊。
奈何欲自私,害彼安其軀。
況我麋塵性,得此亦可娛。
延蔓藩籬間,常若田野居。
亭亭濯露曉,偃偃披風余。
所嗜乃若此,我生合樵漁。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庭院中的青草,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喜悅和對生活的思考。詩中的冉冉朝雨霽,描述了晨雨過后的清新景象,禽鳥在草地上喂養雛鳥,展現了生命的延續和繁榮。
詩中的庭草鮮綠欣欣,已經長滿了整個庭院,顯示出生機勃勃的景象。詩人看到庭院中的青草,感到非常喜愛,多次想要采摘,但又舍不得破壞它們的生長。
詩人思考人生的群體中,每個人都是相同的,都有相同的氣息和本質。然而,為何有些人卻想要自私地傷害他人,損害他人的身體和心靈呢?詩人認為自己也是凡人,有著塵世的欲望,但他也能從庭院中的青草中得到快樂和滿足。
詩人常常在庭院中度過時光,仿佛置身于田野之中。清晨,青草上灑滿了露水,風吹拂著青草,給人一種寧靜和舒適的感覺。詩人喜歡這樣的生活,與自然為伴,過著簡樸的樵漁之生。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庭院中的青草,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贊美和對簡樸生活的向往。詩人通過觀察自然,思考人生,表達了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和感激之情。
“冉冉朝雨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ng cǎo
庭草
rǎn rǎn zhāo yǔ jì, xīn xīn qín bǔ chú.
冉冉朝雨霽,欣欣禽哺雛。
xiān xiān zhōng tíng cǎo, wǎng sè rì yǐ fū.
鮮鮮中庭草,往色日已敷。
tóng zǐ è qí fān.
童子惡其蕃。
yè wǒ jǐn sǎo chú.
謁我盡掃除。
wǒ wèi zài sān xié, ài zhī bù néng chú.
我為再三擷,愛之不能鋤。
rén shēng qún dòng zhōng, yī qì běn bù shū.
人生群動中,一氣本不殊。
nài hé yù zì sī, hài bǐ ān qí qū.
奈何欲自私,害彼安其軀。
kuàng wǒ mí chén xìng, dé cǐ yì kě yú.
況我麋塵性,得此亦可娛。
yán màn fān lí jiān, cháng ruò tián yě jū.
延蔓藩籬間,常若田野居。
tíng tíng zhuó lù xiǎo, yǎn yǎn pī fēng yú.
亭亭濯露曉,偃偃披風余。
suǒ shì nǎi ruò cǐ, wǒ shēng hé qiáo yú.
所嗜乃若此,我生合樵漁。
“冉冉朝雨霽”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八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