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瞳陟方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重瞳陟方時”全詩
安肯泣路傍,灑淚留叢筠。
頗疑葛陂化,點點留斑鱗。
慎勿脫水去,入世多埃塵。
分類:
作者簡介(張耒)

北宋文學家,擅長詩詞,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全宋詞》《全宋詩》中有他的多篇作品。早年游學于陳,學官蘇轍重愛,從學于蘇軾,蘇軾說他的文章類似蘇轍,汪洋澹泊。其詩學白居易、張籍,如:《田家》《海州道中》《輸麥行》多反映下層人民的生活以及自己的生活感受,風格平易曉暢。著作有《柯山集》五十卷、《拾遺》十二卷、《續拾遺》一卷。《宋史》卷四四四有傳。
《暇日步西園感物輒為詩得七篇·斑竹》張耒 翻譯、賞析和詩意
《暇日步西園感物輒為詩得七篇·斑竹》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重瞳陟方時,
二妃蓋老人。
安肯泣路傍,
灑淚留叢筠。
頗疑葛陂化,
點點留斑鱗。
慎勿脫水去,
入世多埃塵。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西園散步時的感受和思考。他看到了一株斑竹,觸發了他的靈感,于是寫下了這七篇詩詞。詩中表達了對歲月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感慨,以及對自然界中細微之物的關注。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斑竹的觀察和感悟。首句“重瞳陟方時”意味著作者在沉思之際,抬頭看到了斑竹。接著,他提到了“二妃蓋老人”,這里指的是斑竹的竹節,暗示著歲月的流逝和人事的變遷。
詩中的“安肯泣路傍,灑淚留叢筠”表達了作者對斑竹的憐憫之情,他認為斑竹也有情感,會為自己的命運而流淚。接下來的兩句“頗疑葛陂化,點點留斑鱗”則表達了作者對斑竹的懷疑和好奇,他覺得斑竹可能會變化成葛藤,或者是有斑點的魚。
最后兩句“慎勿脫水去,入世多埃塵”是作者對斑竹的忠告,他希望斑竹不要失去水分而枯萎,同時也暗示了人們在進入現實社會后會受到塵世的磨難。
整首詩詞通過對斑竹的描寫,抒發了作者對時間流逝和人生變遷的感慨,以及對自然界中微小事物的關注和思考。它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展現了宋代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獨特感悟。
“重瞳陟方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á rì bù xī yuán gǎn wù zhé wèi shī dé qī piān bān zhú
暇日步西園感物輒為詩得七篇·斑竹
zhòng tóng zhì fāng shí, èr fēi gài lǎo rén.
重瞳陟方時,二妃蓋老人。
ān kěn qì lù bàng, sǎ lèi liú cóng yún.
安肯泣路傍,灑淚留叢筠。
pō yí gé bēi huà, diǎn diǎn liú bān lín.
頗疑葛陂化,點點留斑鱗。
shèn wù tuō shuǐ qù, rù shì duō āi chén.
慎勿脫水去,入世多埃塵。
“重瞳陟方時”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